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李素家大吃大喝了一顿,刘备等人差不多也把北伐要面对的敌军兵力算清楚了。
截止到明年年初,目前关中伪朝的账面兵力还有大约二十三万人,鲁肃的情报来源也比较靠谱,大数应该不会错。
这其中,从军五年以上的精锐老兵、跟董卓平过羌乱的,已经从董卓刚死时的四万多人,跌到了只剩两万多——
李傕郭汜在长安与吕布的火拼中,就损失了几千人。最大的一块损失,还是当初董越几乎大半个中郎将部在阳平关被包饺子。因为当时每个中郎将部基本上都有近万人的平羌老兵,董越损失了三四万,其中七八千都是平羌老兵,只有一小部分跟着张济贾诩跑了,后来被收编了。
再加上张济后来又跟韩遂打、郭汜跟韩遂马腾打,还有马超的华亭突围战,拢共损失加起来,关中军只剩两万多平羌老兵也很正常,重甲骑兵飞熊军也算在内,大约还有六千人。
剩下的二十一万人里,从军资历满三年、有跟关东讨董联军交手经历的,大约是九到十万——
192年初的时候,这部分人还有十五万,打完吕布时算还剩十四万,阳平关之战后十一万,最近又连续作战折损,剩十万,也算合理。
最后的十一万人,四万是韩遂马腾那儿刚抓的散兵游勇俘虏,质量比流寇高不到哪里去,七万是从军一年的新拉壮丁。
这些壮丁的战斗经历,也就仅限于跟韩遂马腾和法正的交战,此外再无任何实战见血练胆的机会。
而以西凉军如今的内斗和松弛,日常训练也不会怎么上心,基本上就是放羊状态,让士兵们自力更生,不肯刻苦训练的就在战场上自然选择死掉,活下来的肯定是愿意学习保命技巧的。
账目这么条分缕析地算明白,刘备心中总算对于“李傕郭汜的军队怎么越打越多越败越多”的问题有了点底,不至于怀疑人生觉得自己这几年励精图治种田整顿白干了。
虽然刘备的北伐兵力规模,完全跟当初与李素商量的时候差不多,受军粮供给制约,只能动用十万步军、两万骑兵,十二万人。
但只要够团结够精锐,十二万人在进攻战中压着二十三万打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呼厨泉的那几千在武都郡沓中养马屯田的南匈奴骑兵,和马超新投奔来的那几千骑兵,还没算在原计划内。把呼厨泉和马超加上,再有一万多一点骑兵还是很轻松的,这样总骑兵规模能达到三万两千人左右。
北伐军的十万步兵训练计划,完成得也不错,总量并没有调整,但构成上与最初的规划稍微调节了一下——入川之初,李素跟刘备考虑到蜀地汉人百姓民风并不彪悍,所以决定汉蛮士兵五五开。
蛮兵悍勇,战斗力比南方农耕汉人百姓更凶顽,这是生活环境导致的。李素当然也知道要控制蛮兵的用量,以免将来国家都靠蛮族打仗,最后变成唐朝安史之乱前或者是罗马帝国后期雇佣兵盛行的状态。
所以当初这个五五开的规划,也是考虑到蜀地民风的特事特办,只要熬过了这道坎,北伐成功了,凉州乃至将来并州、燕赵之地的民风彪悍了,增加汉人募兵也是很轻松的。
而且蛮兵也有一个汉化过程,只要确保酋长头人们的子弟想继承位置都得读汉书识汉字、逐步文化归化,也没什么大问题。汉末的很多所谓蛮族,按21世纪的眼光看也都融入汉族了。
但最终实际执行时,李素发现租庸调法改革成功后,那二十万原本属于“失地农民”的工匠人家子弟,在改革中买到了破产奸商的抵押田地,对汉中王忠诚度极高。虽然技战术水平不咋滴,但士气暴涨,可以一用,所以扩招了一万人。把汉族步兵规模扩大到六万,蛮族步兵减少到四万。
这一万工人子弟,有七八千都是原本失地的织户家庭出身,体质差一些。只有两三千是矿工、猎户(汉末猎户往往兼职皮匠,会剥皮鞣皮)、烧窑匠户子弟,身体比较健壮。
四万蛮族步兵的构成,则是一万人的巴郡板楯蛮、一万人的昆明黑夷、一万人哀牢白夷,以及汶山青羌兵五千、越嶲叟兵五千。
被裁减掉的一万蛮兵编制,主要是略微挤压了叟兵和青羌兵的征发规模,另外排除了牂牁郡和武陵郡的五溪蛮参加北伐的规划。
一方面是因为五溪蛮在刘备平定牂牁、武陵的过程中表现比较恭顺,沙摩柯一家(现在的蛮王族长还是沙摩柯的爹)也让干啥干啥,积极立功,所以没必要抽调人马削弱。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荆南的平定比两年前预期的要快,刘备需要额外的适合山地丛林作战的热带兵源来守卫桂阳、零陵、苍梧等热带郡,所以把沙摩柯家族的人都抽去南方镇守,也算人尽其用。
最后,蛮兵的应用不但有数量上和种族构成上的制约,也存在地理环境和天时的制约,这些问题李素和荀攸等谋士也都在战前全面梳理规划过了:
五族蛮兵里面,对天时季节和作战地理环境适应性最好的是青羌兵和叟兵,因为他们生活的地区是后世的川藏边界。
这些士兵的心肺功能是所有族群中最好的,能适应高原雪山稀薄的空气,没有高原反应,也不怕冷,所以开春天气还比较寒冷的时节,第一波攻势就能用上他们。
板楯蛮属于第二梯队,山地战能力也非常不俗,悍勇凶顽更有甚之,但没青羌人那么抗寒,大约三月份的天气才能发挥全部战斗力——此前李素也有试过,提前实验性质地拨一批板楯蛮去北线冬季作战,然后果然气候不适应各种水土不服毛病偶有发生。
水土不服这种事情,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寒温带的人去热带会发病,亚热带的人去寒温带一样会发病。
毫无疑问,昆明夷和哀牢夷们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所以原本历史上诸葛亮动用“无当飞军”也得注意季节,否则根本发挥不出战斗力。
此次北伐,无当飞军只能在第二波攻势中发挥牵制,或者是走特别险要奇袭的偏师之路,正面的陈仓主战场应该是用不上了。
还有一支跟随昆明夷和哀牢夷一起作战的小规模秘密部队——也就是那一百头来自南中归降部落献出的战象,也是同样处理,要到夏季攻势时才能动用。
大象也是非常怕冷的动物,南方热带雨林的战象,只有夏季才能在关中平原活动。而且参战时间只有三个月,秋收之后又要马上赶回去。估计也就只能赶上最后攻打长安的大决战了。
……
十一月份最后剩下的日子里,刘备集团的高层几乎都在忙活最后的分兵战略规划,要不就是偶尔放松一下调整状态,别的行政性事务都交给了中层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照章办理,李素、荀攸都没什么心思去考虑。
李素这人,知道历史大方向,大局观不错,但具体军队调度指挥方面还真不算一流——
主要是受限于蜀道之艰难,十几万大军不可能堆在一条主攻的路线上进攻,那样所有的粮车粮船都堆在一起,根本前进不了。所以“集中优势兵力”这条一贯有效的原则,在出川北伐这个具体问题上,不能直接硬套。
那些难走的、无法担任主攻方向的道路的运力也不能浪费。都要具体评估、量入为出,当地能运多少、原产地产粮多少,就分多少兵吸引敌军注意、平摊削弱主攻方向上的敌军防守兵力。
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李素很快发现有些跟不上,或者容易疏忽,渐渐地就交给荀攸去查漏补缺,十一月下旬开始,随着鲁肃回到成都,就让鲁肃也参与到其中——鲁肃负责评审每条路的后勤运能和管理,荀攸则在鲁肃给出的后勤数据上斟酌损益,安排每条路的兵力。
荀攸这个蜀郡太守转正了一年,如今被刘备发现其在军略规划方面还挺有眼光,所以最近又临时调整,让荀攸担任参军的职务——也就是刘备这个主帅的参军。
路一平是个上古修士,亲眼见证了诸神大战中,无数强大的神灵殒落的情景。自此之后,他便躲在深山老林,日夜修炼,发誓没有强大到对抗天地大劫的实力时,便不出来。一...
与世无争,与人无忧,碧天海阔的海岛,广阔无边的牧场,历史沉淀的庄园,没事考考古,发掘发掘史前文明,没事修修仙,畅游天地之间...
三年又三年,三年的时间别人家的穿越者早已经称皇称帝,成为大佬中的大佬。然而,穿越三年,带着个能看不能加的破烂熟练度面板的张清元,还只是云水宗数万外门弟子当中的一个小透明。别再吐槽排版了,已发章节无法修改,大概快到上架的时候就正常化了。群号码1061654652,行为金融作品群。...
在晏庭萧眼中,白未晞一直是个柔弱乖巧,唯唯诺诺,仰仗他才能活下去的地下情人,直到某天两人撕破脸皮一拍两散白未晞你TM离老娘远点!!!眼睁睁看着昔日偎依在自己翅膀下的女人披荆斩棘破茧成蝶,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问鼎娱乐圈影后,晏庭萧才惊觉自己从来没真正了解过她。某次微博通稿满天飞,话题直指刚封后的白未晞传闻白未晞高攀上商业巨鳄晏庭萧,即将成为豪门太太,这和白未晞的封后之路是否有直接联系?白未晞淡定回应不是高攀,是下嫁,晏氏在我眼里,真的算不上豪门。...
强力推荐,只爽不虐开学途中,遭遇空难。满载四百人的飞机往龙国中心,坠落而去,全球瞩目,万人祈祷。绝望之际,客机猛然拉升,强行迫降!全国沸腾,世界震惊!但空难仅是开始…10级地震!火山爆发!天降陨石!龙卷风侵袭!灾难接踵而来,蓝星进入灾难纪元。江磊龙舟救援集团正式成立!买飞机,购航母,造飞船…一步一脚印,逐步迈向世界巅峰。若干年后…太阳异常爆发在即,史前洪水再现…全球末日倒计时!末日之际,全球目光投向江磊。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龙舟集团有责任收留国际难民!江磊摇头正色。方舟计划启动,撤离蓝星!全体龙国人优先登船!龙舟龙国人的方舟,我照顾好龙国十几亿人,就是对国际社会最大的贡献。...
婚后,他的小妻子竟然公开在舞会上盯着别的男人!看来是家教不严,直接领回家好好教育一顿!婚后,说好一辈子不碰她的老公才第二天就强吻了她!看来是地位不稳,直接一巴掌呼过去示威!你干什么亲我!告诉你谁才是你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