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0章 有钱无罪没钱有罪(第3页)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四条「漏网之鱼」了。这四人作为一个团体,按年龄分了前后辈。

大哥:池康宪,35岁,盗窃556万韩元(约折合人民币2。5万),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加7年保护监护。

二哥:安光雪,22岁,八次盗窃共计2100万韩元,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三弟:韩宜哲,21岁,五次盗窃共631万韩元,被判7年有期徒刑加10年保护监护。

四弟:姜英日,20岁,因盗窃罪被判15年有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除了被判刑,还有个「保护监护」。

什么是「保护监护」制度?

这是20世纪80年代,南韩总统全斗焕独裁时期出现的「新制度」。

1980年,全斗焕政府出台了一项法令——《社会保护法》。

所谓社会保护法,官方定义是:

出于「整顿社会治安与有效矫正罪犯再次犯案可能」而制定的针对性法律。

也就是说,一部分犯人刑期结束后,需要被转移到监管机构,进特殊思想与行为的再教育。

而这种「再教育」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余年。形式等同于继续坐牢。

实际上,所谓《社会保护法》,是全斗焕维持自己独裁统治的手段之一。

当时的南韩,经常开展反对军人独裁的运动。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全斗焕还成立了「国家保卫非常对策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的是,消除社会弊端,扫除社会犯罪。这翻译成全斗焕的心里话,应该是「消除社会异己,扫清反对力量」。

这种机构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两个现象:

首先,警察的综合素质变低。他们只负责暴力镇压,专业能力一言难尽,对民众更是欺压凌辱,无恶不作。

而苦不堪言的底层民众,在违法后,会受到加倍刑罚。结束刑期的犯人们,全部被收容到劳教所,继续过着非人般的生活。

他们在劳教所里,每天有高强度的劳作不说,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管理人员的辱骂和毒打。

作为「再教育」,根本是无稽之谈。如果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样的法律法规,对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效力,也就罢了。问题就出在「执行者」身上。

对南韩情况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南韩统治阶级背后的势力,盘根错杂。

任人唯亲,包庇犯罪,这种事屡见不鲜。

当时总统全斗焕的弟弟全敬焕,是前总统朴正熙的司机。

亲哥当上总统后,他也「鸡犬升天」,混入了南韩高层统治阶级。从此大肆敛财,好不快活。

但事情总有败露的一天。

1988年,全敬焕借家族之便侵吞7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200万)的国家财产。

最后却只是轻判,七年。更离谱的是,仅在三年后,他就被释放了。

面对采访的媒体,全敬焕的第一句话就是:「不世袭,无罪。」

怎么理解呢?大概意思就是「我有钱,我有权,所以我无罪」。

对比之下,盗窃了500多万韩元却要过17年铁窗生活的池康宪,活像个笑话。

都说,勇者抽刀向强者。可现实往往是,掌权者抽刀向弱者。

囚犯们可以接受自己犯法坐牢的命运,但不能接受如此不公正的待遇。

于是,他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讨回公道。奈何12个人里八个人「出师未捷身先死」,只剩下四个核心人物了。

在逃亡的日子里,池康宪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

一定要给全斗焕一点颜色看看!

一定要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心声!

热门小说推荐
鬼夫难缠

鬼夫难缠

一串玉石手链,意外的将我和他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从此以后,我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挖坟斗小鬼周游在各种牛鬼蛇神之中。不仅如此,我还成了那位爷的保姆丫鬟兼暖床的工具。可素,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怎么可能就屈服在那阎王爷的淫威之下?就在我要卷铺盖卷儿跑路的时候,却被一双白白嫩嫩的小手给抱住了腿麻麻,你要去哪儿?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更是齐刷刷的喊着嫂子。怎么看我都看掉进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大坑。我只能流下了两条宽面条泪...

田间宠妻日常:带着空间混七零

田间宠妻日常:带着空间混七零

现代女孩赵芳儿一朝穿越到七十年代,什么?吃不饱,睡不好,买个东西要钱还要票,连出门都要介绍信?!幸好空间在手,钱票?古董?全跑不了,再迎娶一个高富帅,嗯谁说穿越不好?明明这日子美的不得了...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汉灵帝西园租官,要不要租?租!当然租!因为只要恰好租到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个任期,就等于直接租房租成了房东!租官租成了诸侯!所以,匡扶汉室怎么能只靠埋头苦战...

死亡招待所

死亡招待所

新交了个漂亮的女朋友,她居然自称小骚?正常人谁会给孩子起这种名字?看她前凸后翘一张范爷似的狐狸脸,叫什么其实不重要。何况她特别开放,交往没多久便拉着我去招待所,说要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哇哈哈,女人半夜拉男人进招待所还能有啥惊喜?准备好全套装备,今晚我就要开副本拿下她一血!没想到这荒僻的招待所中,只有惊悚和恐怖。...

太古狂魔

太古狂魔

一名身缠七彩恶龙肩扛古老石棺的白发青年,仰望高高在上的诸天至尊万古道祖,淡淡道诸位,我说我这石棺葬过天,你们信么?...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