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被重视的后果(第1页)

李之一行人是在第二天午后离开的。

盛京零号上的船帆改造,引来源源不断地参观者,也为贝家木器场带去了大批订单。

但他还是要尽快启程,因为杭州也有人在等着,那可是明州、扬州、福州、泉州等当时最大的造船场的一次大聚会。

包括广州船场,均在一月前就赶去了杭州,原本打算一同赶往鄂州,却意外获知李之与船只返回,这才飞鸽传书,请求他尽快赶到。

对于这些造船业的大鳄们,李之当然不会掉以轻心,尽管他有这样那样的新产品设计,但当时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的最先进造船工艺,可都在这些船场掌握着。

那个年代,大唐虽不能说已称霸海洋、垄断海上贸易,造船技术领先各国却是不争的事实。

名声响彻是因数年前与琉璃岛国的一场海战,大唐海军在一系列海上战斗之中,都是取得了胜利。

当时大唐船舶是用松香弥缝的,使用铁钉的数量也远远多于琉璃岛国,双方船只在海战中相撞时,对方船一下就散架了。

而大唐船舶因为坚固,不易散,这样海战之中的具大优势,直接造成了在亚洲地区成为海上霸主。

于是在随后的数年里,琉璃岛国以及其他几个小国家,厚着面皮在大唐大量订制船舶,也使得相关工艺因巨量订单而经验累积,不断改良,形成如今的大好形势。

李之的新船型同样需要这等工艺,所以这一次的造船大鳄的集会,就是借此展开大规模合作的最佳时机。

虽说他们均属于官办船场,工部下派船舶的打造也不需李之自行交涉,但正清文绮堂可是日后船舶的需求量很大,仅靠鄂州三家船场,是远远不够的。

况且他的船帆式风车,早晚会被他们复制出来,能在话语权掌控的时候,谈下来日后合作,会省下大笔费用,还能落得个对先进工艺不保守的好名声。

眼下海上丝绸之路正处于更大发展的初期,丝绸一直是大唐出口的大项,也属于国家的重要收入,因而大唐造船业势必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这时候不与那些人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渠道,仅是工期上的延误就不可预期,没特殊情况,他不想依靠修为能力来强行干涉此事。

海面上两千多里的两地直线距离,在盛京零号特有的速度下,也是花了仅三天三夜的时间。

一大早抵达杭州港,就有江南道节度使李童派去的人等候着了,有他的人引领进入钱塘江专用码头,一路更是畅通无阻。

在盛京航运码头,远远就望见等待的人群,不等李之等人下船,他们已经舷梯爬上来了。

来人中有很多是认识明王的,一些头头脑脑在与他攀谈之际,各自船场的专业人士,已经赶去船帆处观摩。

其中的广州方面之人是早就见过了的,负责具体介绍的就是那几人,李之的船员们目前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

趁一个机会,杭州刺史张宝善凑了上来,此人是关鲁公的一门远亲,盛京航运码头正是在他的关注下建设起来的。

因为定制船只的原因,利用大运河开办的航运业务尚未正式运行,他就是来禀报此事的。

这项行当可是有他的一成股份,闻听可以临时借用盛京零号,开展一次试运营,可是把他高兴坏了。

“李先生请放心,这里的码头部分租给了其他航运船队,往来货主不需要我们再行招呼,只要接货的信息传出去,就会有生意自己找上门来!顺利的话,或许有两天时间就能装满了!”张宝善很是兴奋。

李之同样很满意,这就表示着此人一直对这门生意很上心,能想到租出去码头这个妙招,显然是动了一番心思的。

“我们在鄂州城的定制船只,应该也在赶工期吧?”

鄂州三家船场,有两家一直在为正清文绮堂打造远洋货船,另一家就成为船型小上一半的内河货船的首家船场。

“不出一月,就能出现在这里,而且杭州船场也在一月前开始动工了,一下就是三只的订单,立夏之前,就能形成初步规模!”

李之点点头,“这些船场的人,可知道渤海湾的航道开通后运输,也属于我们盛京航运的独家经营?”

张宝善笑道:“这些人可是个个精明着呢,早通过工部有了内部消息,向我问起可不是那种侧面的打听,而是直接就联系到所需船只的具体数据与数量!”

“你是怎么回答的?”

“还能怎样?一推了之,一切等李先生自西域返回后再说!这些人其实都在算计这事,为何李先生刚刚到了广州,这里就得到了消息?是他们布施的眼线,包括这一次大集会,也可以说是为先生你举办的!”

热门小说推荐
超凡神眼

超凡神眼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农门娇:宠妻莽汉是只喵

农门娇:宠妻莽汉是只喵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微信游戏杀人事件

微信游戏杀人事件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