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大丫的情况他也听说了,虽说知道她条件不太好,但自己条件也差啊,有个家,有个人陪着,总比一个人孤孤单单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孤单久了,哪怕只有一丝希望,都忍不住想要抓住。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郭卫就一股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他麻溜地把家里那几亩薄田仔细侍弄了一遍,又将茅草屋打扫得干干净净,虽说屋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当,但好歹看着整洁了些。
之后,郭卫开始四处打听凑豆面的事儿。
村里的乡亲们看他这次是认真的,也都纷纷帮忙,这家给一把豆面,那家给一捧豆子,没几天,还真就凑齐了一袋。
郭卫小心翼翼地扛着这袋承载着自己希望的豆面,忐忑不安地去了刘大丫家。
刘大丫的父母看到郭卫和那袋豆面,脸上虽有些嫌弃,但也没别的办法,当场就拍板定下了这门亲事。
刘大丫听到这个消息时,麻木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知生活的恐惧,也有对逃离娘家的一丝期待。
结婚那天,没有热闹的迎亲队伍,也没有隆重的婚礼仪式,郭卫就这样两手空空地,把同样两手空空地刘大丫带回了自己的茅草屋。
刚开始,刘大丫对这个新家还有些陌生和拘谨,郭卫虽然不善言辞,但总是默默地照顾她,家里的重活累活都抢着干。
慢慢地,刘大丫的脸色有了些血色,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畏畏缩缩了,两个没有依靠的人,互相给了对方一点温暖,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然而,婚后两年,刘大丫一直没能怀孕。
原来,刘大丫从小没人管,身体没养好,月事从来没有过,她自己不懂,也一直没当回事。
郭卫带着刘大丫去看了大夫,大夫耐心地解释了半天,可那些医学术语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天书一样,两人听得一头雾水。
最后,他们只明白了一点,就是刘大丫身体底子太差,得好好调养,多吃点好的,加强营养,等月经恢复正常了,或许就有希望怀孕。
夜幕沉沉,郭卫和刘大丫拖着疲惫的身躯迈进家门。
望着家徒四壁,徒有四堵斑驳泥墙的屋子,两人相顾无言,原本在路上还勉强提起的那点精气神,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两人凑一块,也就是粗茶淡饭勉勉强强填饱肚子,此前为了应对家中的各种开销,还欠了外债,哪还有余钱去改善伙食呢?
刘大丫心中的自卑愈发浓烈,觉得自己拖累了这个家。
郭卫虽未言语,但整个人变得越发沉默寡言,每日天不亮就出门,一头扎进田间地头,拼命干活。
即便如此忙碌,他也不忘在劳作间隙,留意着山林间,寻找鸟蛋、野兔,想法子给刘大丫补补身子。
刘大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不善言辞,说不出那些宽慰的话语,只能默默用行动来回应,跟着郭卫一起拼命干活,操持家务。
或许是上天眷顾这对勤劳的夫妻,他们二人不辞辛劳,家中又没有其他额外的花销,日子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渐渐有了起色。
刘大丫的身体也慢慢调养过来,月事恢复了正常。
在刘红芳和殷长安成婚的头一年,刘大丫惊喜地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郭卫得知这个消息,兴奋得手足无措,可喜悦还未消散,重重的担忧便如乌云般笼罩心头。
刘大丫本来就身体孱弱,最近又正赶上农忙,每天都要干不少体力活,前几天还在田间晕倒了。
郭卫满心忧虑,不知道腹中孩子是否安好,可在刘大丫面前,他只能强装镇定,小心地安慰她放宽心,别胡思乱想。
孕期的刘大丫反应极为强烈,吃什么吐什么,原本就身形瘦弱的她,愈发显得虚弱不堪。
郭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打听民间土方子,漫山遍野寻找能补身体的东西。
终于熬到了临盆那天,产婆在屋内进进出出,忙个不停。
郭卫在外间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
每一声从屋内传来的刘大丫痛苦的叫声,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他的心,让他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一番折腾,屋内终于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孩子呱呱坠地,是个女孩。
喜欢我的锦绣年华请大家收藏:(aiquwx)我的锦绣年华
...
她本是叶家千金,因受继母算计,被迫流落在外。而他是景城的主宰者,权势滔天,杀伐果断。偏生,两人自小订了婚约,可他家人瞧不上她,逼迫她退婚。叶星辰潇洒挥手,没问题,这婚约,我本来也没想要。谁料,他霸气出场,壁咚她,女人,这婚约由不得你不要,既然是我未婚妻,没我同意,你敢取消?叶星辰表示,没什么不敢。谁知道,三言两语就被他拐去民政局领了证,盖了章。从此,她身上多了一个‘人妻’的标签。...
我是爷爷捡来的孩子,他老人家一辈子给人看风水却始终不肯教我这套本事,直到他去世后我才拿着他留下的书自学了这套东西,学会之后我才发现了爷爷不肯教我的真正原因...
因帝经死,因帝经生重生的炼丹天才背负血海深仇,修炼大帝古经,追寻复仇之路,逆境中前行,绝地中求生,终成一代战帝,傲视万古,主宰宇宙八荒!埋复仇之心,修逆天之力...
继承了胡半仙爷爷的工作之后,我走上了风水师的道路,全村人的红白喜事都由我操持。风水说白了就是为活人找阳宅,为死人找阴宅,在做风水师这些年,我都会记录下我遇到的每一件奇事怪事。故事的开头从那头水猴子说起新书窃玉。希望喜欢我的朋友支持一下。地址httpwwwheiyancombook56276...
世如棋,人如子。庙堂尔虞我诈,江湖爱恨情仇,市井喜怒哀乐,无非是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串联交织,迸发出的点点火光。昭鸿年间,坊间盛传有藩王窥伺金殿上那张龙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学,实为质子。许不令身为肃王世子,天子脚下,本该谨言慎行‘藏拙自污’。结果群众许世子德才兼备,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