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咳咳,这一切都是天子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殚精竭虑为国为民的结果!”
刘晋老脸一红,咳嗦一声也是插嘴道。
“是啊,当今天子乃是千古圣君,是我等亿万黎民之福。”
李茂一听,也是跟着郑重的点头。
“要是没有这些年来的开疆拓土,我大明哪里能够大量的移民到海外、关外去,现在辽东成了我大明的粮仓,西域、河中、草原成为了我大明的肉仓,南洋成了我大明聚宝盆,这些啊,还不是都是因为我大明强大了才能够从蛮族手中抢夺过来的。”
“这归根结底来说啊,还是因为我们大明朝廷有钱了,所以才能够去做一些真正利国利民的长远大事。”
“像以前啊,天子纵然是有心治国,却也是因为国库空虚,很多事情都做不成,很多大事都办不了,边防无法巩固、加强,道路和桥梁一年也修不了几座,黄河年年泛滥也是无钱去修。”
“那个时候的大明啊,真的是太难了。”
“偏偏让人气愤的是,那些南方的商人,士绅和地主,他们一个个富可敌国,富的流油,宁可在秦淮河上一掷千金,宁可将银子埋在低下发霉、发臭,也不愿意多缴一分钱的税,以至于朝廷积贫积弱。”
“这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纵然是圣天子也是有心无力啊。”
李茂说到最后,还是又回到了税收的事情上面。
“报纸上面说得好啊,这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前是没有什么太切身的感受,现在想想还真是如此,朝廷修桥铺路、建水库、修河提、疏通运河,建铁路通火车,对外横扫四方,开疆拓土。”
“诸多的大政之下,大明上上下下都受益无穷。”
“我们这经商的生意好做了,也不用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底层的老百姓也容易找到事情做,这随随便便去个工厂上班,一年也得要赚个几十两银子,随随便便也足以养家糊口,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
“哪里像以前啊,纵然是小地主,也没有现在的老百姓过的舒坦。”
“所以啊,我们这些办工厂、开商行的人,享受到了国家强大带来的好处,这自然而然也是要回馈国家,回馈社会。”
“像刘公,他麾下产业众多,一年缴纳的税银都是几千万两,赚到了银子,自己也不贪图享受,每年拿出数千万两的银子来回馈社会。”
“到处修桥铺路,又到处建学校,免费供人读书,不知道多少老百姓的子女因此收益,很多人不知道多少代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现在孩子受益于此能够读书识字,对刘公都是感恩戴德。”
“我们这些人都在向刘公学习,本本分分的做买卖,努力经营,按章纳税,这赚了之后啊,还要想着回馈社会。”
“不怕诸位笑话,我也是出资在我老家这边建了一所小学,虽然能力有限,但好歹也是供了上百个孩子可以读书学习。”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茂都微微抬起了自己的胸膛。
“李先生真是我辈之楷模,佩服,佩服!”
弘治皇帝一边听也是一边看向刘晋,都有点怀疑这个李茂是不是刘晋故意安排的人,不过自己这次是随便到处走走的,肯定不可能说刘晋安排的,而且刘晋一向也不会去做这种事情。
仔细想一想,刘晋也确实是如李茂所说,所有的一切都在践行这样的准则,家国天下,只是没想到这北方竟然有很多人都在向刘晋学习。
这种思想和观念伴随着报纸的传播也是不断的扩散,放在后世来说,这就是国家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的萌发和发展,已经超越了原先的忠君思想。
“哈哈,惭愧、惭愧~”
礼貌听到弘治皇帝的话,顿时就笑的更开心了。
“这税啊该交的要交,而且这税其实一点都不重,利润的10%,其实是很轻的税了,要知道以前的时候,单单是为了打通商路萧敬各方牛鬼蛇神都是很大的开支,再加上道路不畅,这其中的各种开支成本极高。”
“现在多好,按章纳税就可以了,也不需要担心其它的事情,综合算下来,这税啊,其实是很轻、很轻的了。”
“国家有钱好办事,我们老百姓跟着享受诸多的好处,这是共赢的局面,可不能像以前那样,国家没钱,老是被人欺负,老百姓跟着苦难,也就是肥了那些偷奸耍滑的商人。”
她供养他上大学,他却在毕业后跟小三结婚了。婆婆说做我的女儿吧,她为了儿子留下了。半辈子过去,他回来抢她的产业,小三要抢她的别墅,婆婆给她下毒,她一怒之下...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里,你向前走一步,你创造的,可能就是历史!加入我,给那些拒绝你的人看看,曾经的他们是多么的有眼无珠!那一年。在燕京人才市场无...
一代兵王含恨离开部队,为誓言,为兄弟,来到云海市照顾战友的妹妹,却发现照顾的对象是个身材火辣的美女,从此,踏上了幸福的生活。回归校园,拳打富二代,脚踩古惑仔,身边聚集了火辣美女老师霸道警花纯情校花风韵犹存的御姐只有你想不到的妞,没有他泡不到的妞。且看他如何秉着有妞不泡非好汉的原则,在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笑傲江湖,财色兼收。...
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周旋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日伪展开生死博弈,谱写地下工作者炫丽的征程!...
考古探险鉴宝收藏,侦探推理诡秘分析,戏说传承古今中外的民间悬疑文化!...
(甜宠,古穿今,公主重生征服娱乐圈文)于乱世中将众弟妹抚养长大,文能招聚天下贤士,武能挂帅出征开拓疆土。终于一步步将胞弟送上皇帝位置的夏挽沅,是夏朝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