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嗯,确实是有必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商行。”
弘治皇帝也是微微点点头,粮食问题涉及到国家的安全问题,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自然是需要高度重视,而且刘晋也说了,这粮食还是关系到集权的问题。
因为只有朝廷手中握有足够的粮食,才能够依靠粮食来对国家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始终稳定粮价。
“不过以我们大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我大明的粮食产粮应该还会持续不断的增加。”
“辽东地区、西域、河中以及南洋四地,未来开垦出来的田地只会越来越多,这产出的粮食也会越来越多。”
“单单是我们大明今年产出的粮食就足够我们整个大明吃五年了,这粮食越来越多,可是粮食顶多也就是只能够存储两到三年,时间一长也会烂掉。”
“这朝廷每年花大笔银子去购买粮食的话,短时间内周转和存储是没有问题,可是时间一久,终究还是要将这些粮食给想办法消化掉的。”
李东阳想了想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粮食存储制度肯定是有必要建立起来,现在大明的情况是地广人稀,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多,所以这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
产出来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一年产出的粮食足够大明上下吃五年,可想而知这粮食有多少。
“这…”
众人一听,顿时就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粮食多了也犯愁了,因为吃不完,到了明年的时候还会有更多的粮食出来,到时候堆积如山,吃不完就只能够烂掉了,那就太可惜了。
“陛下,也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
这时刘晋想了想又站出来说道。
“说说看。”
弘治皇帝看到刘晋站出来,顿时就连忙问题。
“我们南庄村的时候也是了解到了,现在我大明的老百姓,粮食是足够吃的,大家都有粮食吃,这丰衣足食之下,大家也是开始慢慢的追求更好的生活。”
“老百姓要吃肉,所以肉的价格在不断的上涨,我们朝廷在制定国家政策的时候就要顺应这样的一种趋势和潮流。”
“我们可以将一年产出的粮食大致的分成几份,这最重要的一份自然是保证我大明的粮食供应和安全。”
“在满足了这一部分的前提之下,剩下的粮食我们不妨可以用来做其它的用途,比如用来酿酒和发展养殖业。”
刘晋想了想也是开口说道。
后世全球性粮食过剩,真正用来吃掉的粮食其实占比并不高,大部分的粮食都是用来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和酿酒了。
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
“酿酒?”
“发展养殖业?”
众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微微瞪大了眼睛。
在他们一贯的观念和思维当中,这粮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用来吃的,历朝历代都禁止酿酒,私人酿酒是犯法的事情。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粮食产量少,而酿酒是非常需要粮食的,所以必须要优先满足老百姓的口粮需求,私人酿酒就被禁止。
以宋朝来说,从始至终都实行榷酒制度,酒的生产都是由朝廷所垄断,榷的意思就是独木桥的意思,意思是独门买卖的意思。
禁止私人酿酒,只能够由官府进行酿酒。
明朝也是沿袭了这样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严厉禁止酿酒,不过到了明太祖后期的时候,伴随着国家安定,粮食产量提高,禁止酿酒也是慢慢的松动,酒文化也是盛行起来。
不过在大明官府这边,依然没有正式撤销酿酒的禁令,也就是说自己家里面酿造一些喝一喝没有关系,但是说要大规模的酿酒出售的话,依然是不允许的,粮食依然还是非常精贵的东西,不能如此糟蹋。
至于发展养殖业就比较好理解了,老百姓要吃肉,自然是要靠养殖业来支撑,粮食多了可以用来养猪、牛羊马、鸡鸭鹅等等,以此来丰富老百姓的餐桌,增加肉食的供应。
养殖业说到底还是为了老百姓吃的更好,终究来说这粮食还是用来吃掉的,唯独这个酿酒,让大家也是很犹豫,一旦朝廷不再禁止酿酒的话,会不会形成奢靡饮酒之风,到时候消耗的粮食可能就会非常的庞大。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一直都没有解开禁止酿酒的禁令的原因,怕的就是形成奢靡的饮酒之风,让整个社会的风气变坏。
她供养他上大学,他却在毕业后跟小三结婚了。婆婆说做我的女儿吧,她为了儿子留下了。半辈子过去,他回来抢她的产业,小三要抢她的别墅,婆婆给她下毒,她一怒之下...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里,你向前走一步,你创造的,可能就是历史!加入我,给那些拒绝你的人看看,曾经的他们是多么的有眼无珠!那一年。在燕京人才市场无...
一代兵王含恨离开部队,为誓言,为兄弟,来到云海市照顾战友的妹妹,却发现照顾的对象是个身材火辣的美女,从此,踏上了幸福的生活。回归校园,拳打富二代,脚踩古惑仔,身边聚集了火辣美女老师霸道警花纯情校花风韵犹存的御姐只有你想不到的妞,没有他泡不到的妞。且看他如何秉着有妞不泡非好汉的原则,在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笑傲江湖,财色兼收。...
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周旋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日伪展开生死博弈,谱写地下工作者炫丽的征程!...
考古探险鉴宝收藏,侦探推理诡秘分析,戏说传承古今中外的民间悬疑文化!...
(甜宠,古穿今,公主重生征服娱乐圈文)于乱世中将众弟妹抚养长大,文能招聚天下贤士,武能挂帅出征开拓疆土。终于一步步将胞弟送上皇帝位置的夏挽沅,是夏朝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