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5章 诡车(第1页)

一见副官,八爷立即停止了抢萝卜的幼稚行为,开门下车跟人行了个点头礼。

这位副官据说是佛爷从东北过来时就一直带在身边的,平日里虽少言寡语,但也不能轻视。

张日山态度恭敬:“八爷,佛爷让您尽快。听说您还没用早膳,宅里已经炖了猪蹄莲藕,就等着您完事回去呢。”

齐铁嘴转头跟身后正在下车的吴歌对视了一眼,二人心知肚明,谁早饭吃猪蹄莲藕啊?看来是佛爷料定了这事儿得办到晚上,把晚饭给他们准备出来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如此大动干戈?

齐铁嘴心里打着鼓,来到月台一看腿就一软,踉跄着差点摔倒。多亏吴歌眼疾手快,握住他的手将他硬拉了回来。

齐铁嘴低下头,朝吴歌不好意思的一笑,心神稍定。有身旁这位在,诛邪不侵,自己还怕个毛线。

要说他齐铁嘴也算得上是长沙城里有名的算命先生,但他有三不看:外国人不看,纹麒麟的人不看,奇闻诡事不看。

这个规定的道理很简单,外国人不归中国神仙管;而奇闻诡事的背后大多藏着巨大的阴谋,容易招惹是非;至于纹麒麟的人不看,则是祖上定下的铁规。

刚才也不是他怂,实在是这辆被铁锈和污泥覆盖着的老火车,太像他熟悉的那种被泥石流冲出地表的老棺材了,怎么看这事也算得上是奇闻诡事了吧?

但祖上也说过,遇上吴歌,百无禁忌。这人就是移动的玄学宝库,若有幸得她指点一二,都算是祖坟冒了青烟。

“这活神仙刚刚还跟我抢萝卜呢,”齐铁嘴暗戳戳的想,“我家祖坟不会着了吧?”

他这边胡思乱想着,吴歌已经拉着他来到了月台边。张启山看了二人一眼,用佩刀指了指火车头上的一面青铜古镜:“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齐铁嘴顺着他的刀尖看去,突然叫了声:“佛爷别动!”

张启山吓了一跳,回过神瞪着齐铁嘴,等着他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头悬青铜镜是有典故的,这是高人报信。”

齐铁嘴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开口将过往讲来。

齐家一派古时候分阴阳,定乾坤,白天帮人算八字、选阴宅、寻龙脉、锁尸棺,晚上则观山点星,做着盗墓的行当。到他父亲这一代算是资质最差,道行最浅。他则更弱,只学得父亲的一点皮毛,但也位居长沙九门老八。由此可见,齐家祖上的学识和能力当真深不可测。

但他们家族终究是窥探了太多天机,所以要锁口避世。青铜镜的事,还是他父亲临死的时候跟他说的。

据说齐家的高手进一些十分凶险的地方,发现自己求生无门后,会让自己的马匹头悬青铜镜,带着专门的法图逃出,以求后世知道自己死于何处何因。

张启山听了,看了看身后的火车:“这位高人是把马匹换成了火车啊,动静闹得可不小。”

想到同宗有人死于非命,齐铁嘴心里有些不好受。他心知今日这事自己不能再袖手旁观,便主动问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副官在一旁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大体和他说了一遍。

“……司机吊死在火车头里,应该是进了长沙之后就把速度降了下来,算好距离上吊自杀。尸体看起来很蹊跷,两只眼睛瞳孔只有黄豆大小,就像黄鼠狼一样,这不是人的眼睛。”

几人说话的功夫,工兵已经把焊死的车门割开。齐铁嘴条件反射的往吴歌身后躲了躲,意图用她那“伟岸”的身躯来挡住弱小可怜又无助的自己。

热门小说推荐
鬼夫难缠

鬼夫难缠

一串玉石手链,意外的将我和他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从此以后,我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挖坟斗小鬼周游在各种牛鬼蛇神之中。不仅如此,我还成了那位爷的保姆丫鬟兼暖床的工具。可素,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怎么可能就屈服在那阎王爷的淫威之下?就在我要卷铺盖卷儿跑路的时候,却被一双白白嫩嫩的小手给抱住了腿麻麻,你要去哪儿?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更是齐刷刷的喊着嫂子。怎么看我都看掉进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大坑。我只能流下了两条宽面条泪...

田间宠妻日常:带着空间混七零

田间宠妻日常:带着空间混七零

现代女孩赵芳儿一朝穿越到七十年代,什么?吃不饱,睡不好,买个东西要钱还要票,连出门都要介绍信?!幸好空间在手,钱票?古董?全跑不了,再迎娶一个高富帅,嗯谁说穿越不好?明明这日子美的不得了...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汉灵帝西园租官,要不要租?租!当然租!因为只要恰好租到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个任期,就等于直接租房租成了房东!租官租成了诸侯!所以,匡扶汉室怎么能只靠埋头苦战...

死亡招待所

死亡招待所

新交了个漂亮的女朋友,她居然自称小骚?正常人谁会给孩子起这种名字?看她前凸后翘一张范爷似的狐狸脸,叫什么其实不重要。何况她特别开放,交往没多久便拉着我去招待所,说要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哇哈哈,女人半夜拉男人进招待所还能有啥惊喜?准备好全套装备,今晚我就要开副本拿下她一血!没想到这荒僻的招待所中,只有惊悚和恐怖。...

太古狂魔

太古狂魔

一名身缠七彩恶龙肩扛古老石棺的白发青年,仰望高高在上的诸天至尊万古道祖,淡淡道诸位,我说我这石棺葬过天,你们信么?...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