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7章 胜天半子(第2页)

老大黄胜文。

老二黄胜武。

黄胜文是勇叔的亲儿子,黄胜武则是三岁就被勇叔给收养的义子。

“勇叔有那种老式江湖的侠义情节,从他给这俩孩子起的名字你们就能猜出来,这哥俩的路走的是一文一武的路子,老大从政平步青云,老二黄胜武当年在佛山学的功夫,随后就在佛山本地发展,走的是江湖的路,曾几何时也是跺跺脚就能让道上晃三晃的人物,兄弟俩走这截然不同的路子看似没问题,其实在官场上是犯了忌讳的,按照道理来说,黄胜武是越低调越好对吧?就像小袁你,是不是生意做的越大就越小心?生怕给你小姨父找麻烦,能不找他办事儿绝对不找他?”吕建设道。

袁六指道:“那可不?说真的,找小姨父办事儿哪次不是被骂的狗血喷头的?”

“这就是正常人的思维,当时就有不少人找勇叔说这个事儿,还要劝黄胜武低调一点,可勇叔油盐不进,大家都说勇叔身上难脱江湖草莽气,黄胜武迟早会是黄胜文的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且黄胜武这个人做事儿非常嚣张跋扈,比起黄胜文的老道相差万里,终于有一天,黄胜武惹到了一个不该惹的人物,这人物的来头挺大,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勇叔的笑话,当然不是觉得勇叔应付不了这个事儿,而是想要看他去京城求救,因为当时黄胜武惹到的那条过江猛龙,只有去京城才能化解这一难,别人想的是,你黄勇不是高风亮节不攀附权贵吗?我看你这次会不会去求人,那你之前的原则就是个笑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人会想到勇叔没去。黄胜武因为这事儿蹲了三年,出狱之后去了香港再没有回来过,但是从那之后,黄胜文便开始真正的平步青云。”吕建设高深莫测的说道。

袁六指道:“大义灭亲?苦肉计?”

吕建设笑而不语。

他看向了我道:“阿成兄弟,你觉得这是什么操作?”

我摇了摇头道:“我想不明白。”

话是这么说。

可我心里却已经明白勇叔这么做的用意。

之所以不说明白,是不想出这个风头,没有意义。

毕竟,我跟他们两个也不是很熟,刚才已经出过风头证明自己不傻,再出这个风头,反而有些过了。

敌友不明。

让人觉得我太聪明,未必就是好事儿。

君子藏器于身,不示于人才是做人之道。

“黄胜武惹到的那个人,只有那个老首长出面才能解决这个麻烦,但是所谓的解决,其核心是交换,是欠人情。说的简单点,老首长出面解决这个麻烦也要付出代价,起码要欠人人情,勇叔真的求到了他那里,他碍于情面不会不管,可这一管,情分也就用了,但是勇叔不去求他,黄胜武因此栽了,就是给老首长省去了麻烦,勇叔落了一个识大体的名声,老首长也因此得了一个不护犊子的好名声,甚至老首长都会觉得因为黄胜武的事儿亏欠了勇叔,当年的人情非但没有用出去,反而又让老首长又摊上了一个人情,从此之后主动开始帮忙提拔黄胜文,这一招以退为进,炉火纯青,我们老师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江湖谋略!”吕建设惊叹道。

这一点,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甚至觉得。

黄胜武得罪那个人,都是有意为之。

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

那么,我会是一手什么棋?

喜欢下九流:我的江湖生涯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下九流:我的江湖生涯

热门小说推荐
鬼夫难缠

鬼夫难缠

一串玉石手链,意外的将我和他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从此以后,我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挖坟斗小鬼周游在各种牛鬼蛇神之中。不仅如此,我还成了那位爷的保姆丫鬟兼暖床的工具。可素,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怎么可能就屈服在那阎王爷的淫威之下?就在我要卷铺盖卷儿跑路的时候,却被一双白白嫩嫩的小手给抱住了腿麻麻,你要去哪儿?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更是齐刷刷的喊着嫂子。怎么看我都看掉进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大坑。我只能流下了两条宽面条泪...

田间宠妻日常:带着空间混七零

田间宠妻日常:带着空间混七零

现代女孩赵芳儿一朝穿越到七十年代,什么?吃不饱,睡不好,买个东西要钱还要票,连出门都要介绍信?!幸好空间在手,钱票?古董?全跑不了,再迎娶一个高富帅,嗯谁说穿越不好?明明这日子美的不得了...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汉灵帝西园租官,要不要租?租!当然租!因为只要恰好租到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个任期,就等于直接租房租成了房东!租官租成了诸侯!所以,匡扶汉室怎么能只靠埋头苦战...

死亡招待所

死亡招待所

新交了个漂亮的女朋友,她居然自称小骚?正常人谁会给孩子起这种名字?看她前凸后翘一张范爷似的狐狸脸,叫什么其实不重要。何况她特别开放,交往没多久便拉着我去招待所,说要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哇哈哈,女人半夜拉男人进招待所还能有啥惊喜?准备好全套装备,今晚我就要开副本拿下她一血!没想到这荒僻的招待所中,只有惊悚和恐怖。...

太古狂魔

太古狂魔

一名身缠七彩恶龙肩扛古老石棺的白发青年,仰望高高在上的诸天至尊万古道祖,淡淡道诸位,我说我这石棺葬过天,你们信么?...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