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投军!”
“投军?那也要刺字啊,不怕破坏光辉伟大的形象啊?”王宁安道。
“哈哈哈!”王良璟突然手舞足蹈起来,“原来你小子还是敬着你爹的!”
王宁安第一次见到老爹如此孩子的一面,只能无奈道:“我哪敢不敬着你!”
“呵呵,放心吧。”
王良璟笑道:“刺字那是犯人的待遇,爹投军只要在不起眼的地方刺上所属军营就可以了,而且朝廷也鼓励良家子投军,断然不会影响你们的。”
“那你也要军营吧?留下我们,可怎么支撑家业啊?”白氏忧心道。
王良璟哈哈一笑,“我只要每月去一次军营就够了,其余的时间,都能待在家里。”
“啊!还有这样的兵?”
……
王宁安到底只是个码字工,来到宋朝又不久,很多事情不清楚,还真别说,大宋就有这么牛的兵!
他们有个名字,叫做“效用士”,也称“效用”。
首先说效用士的来源,包括富豪、官宦子弟、门客、举人……好家伙,连举人都敢要,就看得出来效用士的不凡了。
自从仁宗开始,就准许有志报国之人投军,这些人没有固定的编制,也不用在军营之中听用,只是定期去军营报道,每逢战事,随军出征就可以了。
是不是很轻松,很惬意啊?
当然不是!
要想应征效用,必须有足够的本事,光是射箭一项,就要求做到步射一石一斗弓,骑射九斗弓。
这还不算,从军要准备盔甲,兵器,要养战马,朝廷虽然会发一些粮饷,但是比起开销来,实在是九牛一毛。
而且身为富豪,官宦子弟,舍得只是一个人去从军吗?
实际上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会带一些家将部曲,这些人的军饷你要出吧,他们的武器装备你要解决吧,他们的老婆孩子你要养着吧,战死了抚恤你要负责吧?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惊人的花销。
这也是为什么宋代准许效用士存在,却不担心会酿成私兵盛行的原因所在。
养兵能把最富裕的大宋朝廷养的山穷水尽,普通富豪之家,又能养得起多少人?以著名的折家军来说,核心的效用士也不过一千多人,种家的人数还不如折家。
在以往,沧州最大的一股效用士,就是崔家,一共不到一百二十人。包拯在对付崔家的时候,选择在月底,正好所有效用士要去军营登记。
包拯又别出心裁,拉出去练兵,接受骑射功夫考验。等到他们回来,城中的胜负已分,崔家被包黑子给彻底拿下了。
不得不说,包拯除了一次失手之外,果然是滴水不漏。
崔家倒了,他们的效用士都不能用了,沧州军中的战力减损不少。包拯就想到了王良璟,他祖上是名将出身,论武功,能拼得过精悍的宫分军勇士,让他投军,再好不过了。
王宁安花了好半天,终于弄清楚了,原来大宋还有这么大的窟窿可以钻!
效用士的存在,岂不是给了自己掌握一支私兵的机会吗?
他倒是没心思去造反,但是手上实力强了,就像折家、种家一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成为地方一霸,也是很不错的。
别人没法弄到太多的效用士,那是财力不济,可论起挣钱的本事,王宁安怕过谁啊!
“五年,只要五年!我要让咱们家拥有一千名效用!”王宁安热血沸腾,用力挥手嚷嚷道!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