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公孙先生,一腔热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王宁安轻笑了一声,“你不想包大人步庆历诸君子的后尘吧?”
此话一出,公孙策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都垮了,庆历新政刚刚失败了两三年,想当初不管是包拯,还是公孙策,以及无数热血的士子,他们都翘首以盼。
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名震天下的贤臣,士林称颂的君子,上有天子支持,下有万民拥戴,大刀阔斧,整顿吏治,中兴大宋……当初的势头何等之强,可结果呢,只持续了一年多,诸君子纷纷被贬官,赶出了京城,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戛然而止。
留给天下士人的是无穷的失落,还有更多的思考。
“公孙先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下曰——成功!”
一句话把公孙策给逗笑了,“王二郎,莫非你想和孔孟二圣比肩不成?”
王宁安微微一笑,“公孙先生,你若是想在千百年之后,被人凭吊称颂,只管按照孔孟之道去做。如果你想铲除崔家,替百姓讨回公道,替大宋除掉蛀虫,不如听一听我的意见。”
不管是孔夫子,还是孟夫子,都是周游列国,兜售治国经验,很可惜,他们活着的时候,儒家从来不被重用,足见儒家不是个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东西。
放在明清,王宁安的话肯定会招来一顿臭骂,不过此时理学尚未出现,汉儒那一套“正君心”的主张,在几百年的残酷斗争之中,已经被认定为失败。此时士人的思想相对迷茫,也相对开放。
王宁安的“成功论”引起了公孙策的很大兴趣。
“我洗耳恭听。”
崔家刚刚算计了包大人,这时候包大人断然反击,崔家肯定会加倍警惕,强龙不压地头蛇,没准包大人就会无功而返,如果连包大人都拿不下崔家,只怕再也没人能对付他们了。”王宁安深深吸口气,“所以我们要出手就必须一击致命,必须把握十足。事缓则圆,要想除掉崔家,除了拿到罪证之外,还要把他们的势力一一剪除,不能留下后患。”
公孙策听完之后,深以为然。
“那要怎么具体做呢?”
“改弦更张,把拳头先收回来,再打出去才有力量!”王宁安眼睛闪亮,向公孙策讲了自己的主意……
“直到此刻,老夫总算是相信《三国演义》是此子所写,他的心计简直比许多成年人还要可怕啊!”
包拯听完了公孙策的讲述,感叹说道。王宁安的妖孽的确让包拯有些惊讶,不过也不至于把他抓来切片研究的程度,毕竟宋代是提倡神童的,王宁安已经十几岁了,相比那些五六岁就不同凡响的少年,差得太多了……
包黑子思量了一个晚上,转过天,就宣布一项命令,他要兴学!
没错,就是要大办学校。
包拯认为沧州出现了向辽国走私粮食的恶劣商人,是人心不古,教化不兴,奸商逐利,不知大义。要想解决问题,唯有大力兴办学校,教化人心,才能解决问题。
不过沧州偏僻,财力有限,且民风彪悍,不喜读书,要想建立学校,并不容易。包拯不惜下达严令,要求沧州的士绅商人踊跃出资,捐款兴学。
……
城西崔家,书房中,一个四五十岁的白胖子,对面坐着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丑陋老者,白胖子就是崔钰,老者是沧州通判杨雄。
“这个包黑子到底想什么,怎么突然要兴学了?”崔钰笑呵呵问道。
杨雄抓着胡须,摇头晃脑,“是这样的,自从庆历四年,欧阳修等人提倡新建官学,培养士子,还要求必须在官学念书三百天,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各州、军大肆办学,包黑子也想跟风呗。”
“庆历的那帮书生不是都被贬官了吗?他们的令子还有用?”
“哈哈哈,岳父,这就是你不明白了,如今文人吃香,办学又对了文人的脾胃,自然没人反对了。”
“原来如此。”崔钰眯缝着眼睛,若有所思。
杨雄吃了几口菜,见崔钰还不说话,就笑道:“岳父大人想要给包黑子找点事?”
“不!”崔钰断然摇头,“包黑子官声不错,他要是能真心办学,不给咱们添乱,所幸就让他舒舒服服渡过一任,赶快滚蛋。咱们这么大的家业,也犯不着干掉脑袋的事情,就看包黑子知不知道好歹了!”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