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东南的豪族凑到了一起,这倒不是说他们彼此勾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又或者有什么组织,把他们鼓动到一起。
毕竟编造个神秘组织,充当幕后黑手,已经是很久以前的套路了。
这些豪族世家原本甚至相互敌对,斗得你死我活。
能凑在徐家,共同商议对策,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廷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已经撼动了他们的根基,再不行动起来,就真的没活路了。
废两改元,居然恐怖如斯!
想当初王岳跟陆炳分析,世家大族控制地方,摆在台面上的两手就是土地和货币……废两改元,不简单是把白银铸成银币那么简单。
而是为了兑换方便,各地都开设官银号,首先在主要城市,主要的商业地带,然后向广大县城推进,最终的目标,要让任何一地的百姓,方圆五十里之内,就能找到一家官银号。或者至少保证有一家兑换点。
这套官银号的体系出现之后,自然就垄断了大宗交易。
朝廷收税款项全都存入官银号,商人买卖货物的款项,也要走官银号。
更恐怖的还在后面,官银号会给百姓提供小额贷款!
杨博就注册了一家名为三义的银行。
这个银行就是专门负责给农民贷款。
其中由官银号出资五成,杨家出资五成。
三义银行向百姓提供小额贷款,所有贷款,均以银元计价,并且年利率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杨博欣然接受,实际上他已经在做这件事情了。
比如他给韩三提供贷款,而韩三则是利用贷款,从他手上购买了铁锅和煤炭,然后又把生产出来的食盐卖给他,他再拿着食盐去赚钱。
别看杨博给的利息很低,但是每个环节都有赚,最后下来,利润是相当惊人的,基本上是直接翻倍,原地升天。
跟王岳修炼了这么多年,杨博是终于能一展所长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杨博过去想跟崔士林比,又想跟徐阶叫板,结果到了现在,他看明白了,自己真正擅长的还是摆弄钱。
师父跟自己讲的金融,也没有什么复杂。
无非就是利用资本的力量,去调配资源,让生产销售,整个环节更加顺畅。
他和传统的钱庄票号,区别也很明显。
那帮人是靠着货币牟利,追求的是不劳而获,食利盘剥。
自己不一样,自己追求的是双赢。
虽说很多时候,这个双赢是指他赢两次,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他不是吃干抹净的人。
还是拿韩三他们举例子,这一群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灶户,再几次出售食盐之后,累积已经赚了超过一千元。
金钱的刺激总是最直接的,昔日混得最差的灶户村,居然成了所有人羡慕的存在。
韩三趁机吸收了周围十个村子,共同成立个制盐场……经过短时间的磨合,他们每年的产量突破二十万引。
这是什么概念,一引二百斤,差不多能够三四十人一年吃的,二十万引,就是七百万人的量,差不多能承包一个布政使司了。
这个产量放在以往,那也是顶级盐商的极限了。
这才几个月的功夫,就轻易达到了。
不得不说,资本的力量,在生产这一块,真是摧枯拉朽,完全是横扫碾压。
更可怕的是在利润的驱使下,工人们疯狂改进制盐工艺。
前面就提到过,两淮等地的盐场普遍采用晒煮结合的办法,灶户会先把海水引入盐池,利用阳光蒸发,期间还会利用灰淋法,去除杂质,得到澄清的卤水,然后再把卤水放到锅里熬煮,得到食盐。
但是在一些地区,人们已经发现了,即便不用熬煮,继续放在太阳下暴晒,卤水底部也会析出洁白的食盐。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