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厚熜甩掉了一大堆的老臣之后,整个大明朝堂都显得舒服顺眼了许多。
内阁大学士是张璁,吏部尚书桂萼、礼部尚书霍韬,户部尚书席书,左都御史方献夫,刑部尚书严嵩,工部尚书夏言……放眼望去,全都是自己人,帝党核心,朱厚熜总算不至于睡不着觉了。
可问题即便是自己人,是个废物也不行啊!
“席书!”
伴随着天子的怒吼,一个清瘦的文臣站出来,躬身施礼。
“臣在!”
“朕问你,当下户部的岁入有多少?”
“回陛下,嘉靖五年的岁入折成白银,在七百九十万两以上,今年是一定能超过八百万两!”
提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席书的胸膛明显向上拔了拔。
因为八百万两,是正德年间的天花板。
通过五年多的努力,嘉靖朝的岁入终于要超过正德朝,如何能不骄傲!
众所周知,明代财政是个整体溜滑梯的过程。
当弘治年间,跌破千万大关之后,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正德初年,还能达到八百万两,此后一路往下走,到了正德最后几年,太仓岁入甚至不足六百万两。
情况最糟糕的要数正德十六年,也就是朱厚熜接手的那一年。
全年下来,岁入仅仅五百一十万多一点。
毫不客气说,这几年就是王岳和张孚敬等人,努力坚持,力挽狂澜,才扭转了岁入持续下滑的态势。
其中有多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仅仅拿盐税为例,在太祖和太宗朝,都能保持千万两以上,构成了财政的三分之一还多。
可是从仁宗,宣宗开始,就不断转移,有些确实用于救灾,用于充实边军,但更多的却是莫名其妙没了。
等到英宗时期,就公然破坏开中法,发展到正德朝,盐税正是跌破三百万两,再往下,那就不用看了。
俗话说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大明的财政就是这样,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更要命的是,财税收不上来,可每年的开支却在不断膨胀,正德朝就大量出现赤字。朱厚照想要练兵,打仗,全靠皇庄维持着,不然就根本折腾不下去。
说出来,都让人心寒!
“陛下,这几年户部尽力维持住原本的收入,不许下滑。同时在崇文门等地,设立税卡,征收商税,每年可增加八十万两左右,顺天等地清丈之后,又添了五十万两,还有就是天津开海,市舶司又增加了一百多万了……”席书眼睛冒光,动容道:“陛下,今年开始,盐法在整顿,北境的榷场也有了收入,臣估算,在两年之内,户部岁入很可能突破九百万两,到了那时候,就能宽裕很多了。”
席书是很满意户部的成绩,可是在朱厚熜听来,怎么还是可怜兮兮的。
还不到千万两,只怕连老娘手里的零头都不如!
“席书啊,朕听你说完,怎么觉得这里面都是王岳的功劳啊?崇文门税卡,天津开海,整顿盐税,榷场……就算清丈是张阁老主张的,抚远伯也干了不少事情,对吧?”
席书的脸瞬间胯下来了。
这还不算什么,朱厚熜又给他狠狠补了一刀。
“如果说没有王岳的努力,户部就乏善可陈了?当然了,你们能维持岁入不减,也是功劳。只是这个功劳,是不是有点小啊?朕的户部,人才汇聚,就能勉强看家,这,这能说得过去吗?”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