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岳很愤怒,但是蒋太后却不管了。
“哀家拿出了五百万两,收回五百万两,半年之内,没有利息,哀家损失可不是不小啊!”蒋太后满脸的不甘心,还叹气道:“小富贵啊,别看哀家是皇太后,家大业大,可家大也有家大的难处,一开门什么都要钱。陛下又是个不会算账的,没有哀家盯着,这宫里啊,指不定都要喝西北风。”
“哀家私下里借给你钱,可不许让别人知道,不然又有人胡言乱语,说哀家偏心了。”
王岳幽怨道:“太后,您看要不要我写个欠条,也好说话。”
蒋太后愣了片刻,咳嗽道:“行了,哀家还不相信你!别跟哀家玩激将法,这宫里的事情,还是我说了算!回头哀家就让人把银子给你送去!”
……
王岳从宫里出来,感受了满满的恶意,想当初,蒋太后多单纯的人啊,为了给儿子买名声,毫不犹豫就拿出了三十五万两,交给自己,根本不要回报,这才多长时间?怎么就忘记了初心,真是万恶的资本!
一个好好的人,竟然变成了斤斤计较,还跟我算利息,你不会良心有亏吗?
王岳带着一肚子的憋屈,直接回家了,他必须要好好想想,半年之后,怎么应付老太太,想要多二百万两收入,可不容易,几乎相当于半个岁入了。
半年挣半个岁入……这是要我跟户部比挣钱的速度啊!
这老太太,还真高看我的本事!
王岳愁得头大……却不知道此刻的京城,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不管是后浪还是前浪,所有人都浪起来了。
张璁在内阁会议上,公然承认,他提出的办法,是恩师王岳指点的。张璁说得理所当然,他丝毫不觉得这是给王岳惹祸。
相反,张璁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点子,堪称是创举,能载入史册的好办法。
大明朝最弱的一项,就是财税,这个祸,有人归咎于朱元璋。当然了,老朱背的锅不少,不差这一个,不过要是强迫朱元璋,看穿二百年历史,提前制定出种种国策,也着实为难他老人家。
而且朱元璋面对的是百废待举的一片疮痍。
他那时候就是休养生息,不论是官制,还是税制,都务求简便明了,能不折腾,就不折腾。
也正因为老朱的努力,才有了洪永仁宣的盛世。
不过发展到了现在,征税已经变成了各个利益集团博弈的战场。
谁都必须绞尽脑汁,斗智斗勇,还有斗狠!
像张璁,他这个人够狠,但是智勇虽然也不差,但是跟王岳比,还是差得太多了。
以品级津贴取代优免,着实让张璁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大开眼界,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过去他光想着强推清丈,从百官嘴里夺肉。
可王岳这一招,让他有了不同的认识。
你们不是要免税免赋吗?
好啊!
老子依旧给你们减免,不但减免,还以津贴的名义,直接发给你们,让你们方便省事,直接拿钱拿粮食,看你们说什么?
这样一来,能堵住绝大多数官员的嘴巴,看你们还怎么反对?
但是呢……在津贴背后,却是彻彻底底清丈……地方上不存在优免的土地,也不存在可以不服役的特殊群体。
大凡政令,最怕的就是复杂。越是复杂的东西,就越不好执行,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漏洞百出。
评价一部法令的好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文本中,“等”出现的频率,一旦太多,绝不是什么好的法令。
譬如说,给官员制定优免的上限,一家需要交纳一百石的田赋,朝廷给免去三十石,还剩下七十石……看起来很简单,可问题是田赋总数怎么确定,哪些田亩是优免的,这中间是怎么计算的,有没有漏洞……事实上,就是因为复杂的操作,所以才造成士绅官员家中,不管有多少田亩,都会被免税。
现在朝廷出钱,给官吏津贴,地方一律清丈,没有了优免,统统征税,最大的漏洞就给补上了。
这是典型的花小钱,办大事!
而且还附带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的俸禄太低!
还是那句话,大明的俸禄过低,也不是朱元璋的问题。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