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景隆就是一头猪!”
徐妙锦毫不客气批评,“他的存在,就是侮辱岐阳王!”
“你就这么看他?”柳淳惊讶道。
“不是……是我四哥这么说的。”
徐妙锦的四哥就是徐达的四子叫徐增寿,这位在靖难之役当中,频频帮助朱棣,最后让朱允炆砍了脑袋,等朱棣登基之后,立刻追封为定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寿,徐家一门二公,就跟徐增寿有莫大的关系。
看起来这家伙的眼光还真是不错。
“别说是十天,就算一个月,那些作坊也拿不出一万斤铁!”
柳淳信心满满,他能拿得出足够的生铁,靠的是两样,一个是超大的高炉,二是充足的原料。那些作坊,想不计成本,快速赶工,他们也要弄到足够的原料才行,
而且由于缺少空气预热和鼓风技术,炼铁周期远比白羊口来的长,无论如何,也别想成功!
除非其他作坊能请到卢老爷,开个二十九杀的超级挂,不然就只有等死了!
“他们拿不出来会怎么样?要不要高价卖给他们一些铁矿石?”徐妙锦试着建议道,她现在可是白羊口的总账房,领着老板的工钱,当然要给出点赚钱的点子了。
柳淳哑然一笑,“抛售一些没问题,不过我觉得老方跟李景隆没那么傻。”
徐妙锦不服气,“他们连生产钢铁的时间都闹不清楚,还不傻啊?”
“哈哈哈!”
柳淳大笑,“没准他们就是想那些作坊拿不出来呢!对了……你听过沈万三吗?”
徐妙锦摇头,“我倒是听说一个叫万二的,听说陛下在应天查抄了豪强富户一百七十多家,唯独这个万二,提前溜了,躲了一条性命。前两年,我还见到他去庙里烧香还愿呢!”
徐妙锦没听说过沈万三,半点也不奇怪。
沈万三是地地道道的元朝人,生在元朝,死在元朝,或许连朱元璋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因为根据《吴江县志》记载,张士诚占据苏州的时候,沈万三已经死了,他的两个儿子,沈茂和沈旺,偷偷从江南运送粮米去元大都。
据此来看,沈家的角色还不怎么光彩。
《吴江县志》的作者莫旦跟沈家是儿女亲家,因此他的话非常可信。
不过沈万三是死了,但家财还在,后人也在,据说他们在朱元璋攻打苏州的时候,和许多豪强,大力支持张士诚。
结果张士诚战败,朱元璋严厉惩处了吴中的富户,许多人被迁居他处,家财尽数没收。
不过似乎又有说法,讲沈万三的女婿,因为勾引有夫之妇,被人诬告,牵连到蓝玉的案子之中,最后丢了性命,沈家也因此彻底衰败。
纵观整个故事,沈万三其人的确存在,他应该是在元朝中后期,依靠海外贸易起家,积累巨额财富,他也是死在了元朝,跟朱元璋没什么关系。
而沈万三的后人,在风雨飘摇的乱世当中,几次押宝错误,损耗了大量家财,人丁也损失不少,最后彻底财去人空,跟大多数富豪之家的遭遇差不多……
至于《明史》当中公然提到,沈万三出钱,修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引来朱元璋的嫉妒,发配云南,丢了性命,完全是无中生有了。
不用别的,城墙屹立了好几百年,依旧还在,随便转转,就能知道,城墙砖石全都是特别烧制的,那么大的工程,需要征用数以百万计的民夫,靠着无偿劳动,才能建成。
沈万三有多少钱?能修出三分之一的城墙来?
即便他有钱,朱元璋放心让他修?
朝廷的民夫,作坊,随便让他用?
朝廷大臣都是摆设吗?
京城的防御城墙,多重要的东西,堪称国之重器,百年工程!说沈万三修的,那就仿佛说某位首富捐钱造了京沪高铁线一样,谁信谁是傻子。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