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一二章 生死鏖战(第1页)

数十年来,宋辽之间最激烈的战斗在清州城下展开。

契丹铁骑突然赶到,让宋军措手不及,好在反应还算快,没有酿成惨重的后果。

因为是突击奔袭,又是以骑兵为主,辽军并不曾携带重型进攻器械。不过工匠随军同行,自从占据燕云十六州之后,契丹人对于城池攻守战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燕云地区大量的汉人中,有不少的能工巧匠。

时间宝贵,契丹人比谁都清楚这一点,宋朝的皇帝就在清州城内。如今消息正在向四处传播,宋朝各部一定会在最快时间回援,如果不能再宋军大部队赶回来之前结束战斗,擒获宋朝皇帝,一切都是白搭。

故而前两次进攻最主要的是清扫清州外围,羽箭能轻型武器杀伤宋军守卫的有生力量,打击宋军的信心。与此同时,辽国的工匠立即动手,开始制造器械,在当天晌午的时候,第一批器械竟然新鲜出炉了。

速度之快,不得不让人惊叹,可见为了擒获宋朝皇帝,契丹人是何等拼命。当然了,也离不开辽主耶律浚的催促,两国皇帝在清州狭路相逢,非要拼出个你死我活。契丹士兵都知道,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他们已经深入宋境,若只有他们,即便是全军覆没也不打紧。但辽主亲自率军南下,就必须要小心了。

一旦突袭失败,给宋军反包围,耶律浚就有可能有危险,风险同样很大。

仔细说起来,宋辽两国的情形十分相似。两国的皇帝都很年轻,都刚刚登基不久,继承人都是两个年幼的小孩,此刻又都同样身处险境。

此战只有胜负,很难有平局,所以他们之间注定只能一个笑傲天下,另外一个兵败沉沦,甚至是丢掉性命。那么相应的结果,两国之间必有一强盛,一衰败。

两个年轻皇帝的命运,两个国家的气运,东方的天下大势都维系于这一战,清州城下,史笔的痕迹会划向哪一方?

第一天过去了,契丹人冲击的很凶猛,但因为晌午时才开始投入攻城器械,进攻效果并不太好。基本可以说是无功而返,不过确实给宋军士兵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收兵之后,耶律浚看着夜幕中的清州城,淡淡一笑,默然不语。第一天攻不下城池是不奇怪,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相反,从宋军顽强的抵抗来看,至少可以断定,赵昭就在城内。

只要人在就好,瓮中捉鳖,关门打狗,还不是手到擒来?关键的是时间,重点就是明后两日。三天时间,如果还是不能攻陷清州城,就必须要撤离。否则就有可能被宋军反包围,安全会大受威胁。

如果后续安排的兵力能立即跟上,倒也完全有实力和宋军一战。只是这么早就进行大决战,真的合适吗?

耶律浚虽然一直期盼着这么一天,可真正发生的时候,他不免心生怯意。这是一个很客观的事实,如果决战实在辽国境内进行,他或许更有底气一些。

但是清州,这是深入宋朝境内的一座城池,契丹大军是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压力不小。而宋军在本土作战,各方面的供应无疑更为方便。清州又恰好在运河边上,粮草物资可以借运河,源源不断地运送而来。

契丹大军劳师远征,宋军以逸待劳,肯定更占便宜。

所以,耶律浚更希望的是三日之内,由自己亲自快速解决战斗。扬名立万,立前所未有,不世奇功,然后撤离。后续的辽国大军只需要作为接应就是了。

同样是三天,对于罗建成而言却格外漫长。

八千将士,守卫一座城池,守卫皇帝,守卫大宋的国运,压力多大不言而喻。

他已经告诉所有的将士,援军已经在路上,只需要拖住契丹大军的进攻就是胜利。

虽然官家似乎话里有话,另有玄机,但他不敢侥幸,更不敢大意,拿皇帝的安危开玩笑,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更会遗臭万年。

第一天是扛过来了,上半天的时候情况还不错。下半天,契丹人开始投入了攻城器械,对城防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热门小说推荐
北斗帝尊

北斗帝尊

脚踏天地玄黄,拳碎宇宙洪荒任凭天崩地裂,只为一世辉煌!魂转千回心不死,身遭万劫意难灭我只想顶天立地的活着...

都市之巅峰战神

都市之巅峰战神

他镇守北境之巅,麾下热血男儿千万,名扬四海,然十年低调,无人识其身份!他破釜沉舟,最终一战荡平敌寇,镇御万敌,保我泱泱大国锦绣山河,万世太平!他归田卸甲,...

90后风水师

90后风水师

一眼看富贵,两眼断生死。从看出女神有灾祸开始,李十一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死亡之路。...

西游之西天送葬团

西游之西天送葬团

大圣,你为什么跟着那个贼秃去抢劫灵山啊?哎,一言难尽啊。当初那贼秃掐着我脖子问我,你是跟我去西天,还是我送你上西天天蓬元帅,你呢?他说西...

超级医生在都市

超级医生在都市

自幼被一个神秘老头当成超级医生培养的孤儿叶修,为了躲避神秘势力的追杀,积蓄力量复仇,回到华夏国,进入燕京城郊区一个小医院成为了一个普通医生,想要低调平静地过日子,却接连遇到各式美女,令到生活陷入一个又一个艳遇和艳遇带来的漩涡之中...

我花开后百花杀

我花开后百花杀

天家儿郎,凭我挑选,便是当着陛下的面,此话我亦敢言。她高贵冷艳睥睨众生,世间无一人一事能令她动容。直到她遇见了那一杯顶级雨前龙井。他为贪腐尚书屈膝求情罪不祸及妻儿。百官感念太子仁善。只有她知,罪是他揭露,尚书之位是他的人接手。他为疑似谋逆亲王奔走二哥孝悌,孤不信他大逆不道。宗亲盛赞太子重情。只有她知,谋逆是他策划,奔走是善后,让铁证如山,让旁人背锅。他为病倒陛下亲尝汤药,侍孝榻前父皇一日不愈,我便一日不食。百姓动容太子孝义。只有她知,毒是他所下,亲尝汤药,是让陛下没那么早醒来他对她温和又无害喀喀喀羲和,我虽体弱,凡你所需,我都能悉数捧于你。体弱?他定然不知她亲眼目睹他一剑取三人首级,别装了,太子殿下。他收敛病弱之态,眸光幽深灼灼逼人无妨你有多少选择,最终只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