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章(第1页)

欧阳修面对万朝观众的声讨,倒头就睡,睡得很安详。

大家见他如此油盐不进,真是满心气恼,却也没什么办法。

笔在人家手里,欧阳修不肯写,总不能提刀逼他写吧?

且不说这强行逼出来的文章质量怎么样,万一把人惹恼了,他给你在史书里大大抹黑一笔,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因此,观众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转向后晋年间,刘昫等人编写的《旧唐书》。

旧唐书卷帙浩繁,欧阳修只上传了安史之乱相关的章节。

从一百零四卷《高仙芝传》开始,至一百二十四卷《颜真卿传》终,外加一卷《忠义传》。

观众边看边吐槽。

一时间,评论区叽叽喳喳,宛如开了一个读书分享会:

【大唐宰相房玄龄:《旧唐书》截止至《忠义传》已有一百八十七卷,比以往所有史书的篇幅都长,以此推断,我大唐国祚漫长,无比兴旺昌盛。】

【梁朝中书令沈约:看来,唐朝的时间跨度比宋朝(这里指刘宋)长,我写《宋书》只写了一百卷。】

【武元皇后杨艳:大家都读完一百零四卷《高仙芝传》了吗,本宫觉得事情的发展颇为荒谬,造反的明明是安禄山,被唐玄宗一纸诏书斩杀的却是高仙芝、封常清。】

【岭南圣母冼英:明摆着在捏软柿子,二人有何罪,以至阵前死?】

【北齐文宣帝高洋:呵呵,高仙芝手握重兵,就应该顺势斩传令的宦官,起兵反了李隆基!这天子之位,既然李家昏君坐得,为何我高家人坐不得!】

【咏絮才女谢道韫:高仙芝太可惜了,一点反抗都不做就赴死,哪怕是临死前提刀杀了边令诚,拉几个人一起下地狱,也比这般憋屈至极的死法好。】

【明穆太后庾文君:此言甚是,书里也说了,高仙芝死前告诉下属,「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兵齐呼曰:“枉”,其声殷地」——可见,高仙芝部下此刻具有相当强的凝聚力,稍加引导,就具备了兵变的条件。】

【昌国君乐毅:唉,三军齐呼一声枉,读书到此处,谁人不落泪。】

【魏文帝曹丕:封常清也很可惜呀,观其遗书,「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一腔忠贞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当然,高仙芝毕竟不是金银财宝,有喜欢他的,自然也有讨厌他的。

甚至出现了一名黑粉:

【齐高帝萧道成:朕觉得高仙芝还是死了好,他一个高丽人,就算起兵别人也不服他,还不如慷慨就义,换一个万世美名。】

【北魏文明冯太后:萧氏岛夷一开口,就知道是乱臣贼子当惯了,一片贼心昭然若揭。】

【陈朝大将军韩子高:萧道成倘若生在天宝年间,想必又是一个安禄山。】

【齐武帝萧赜:咳咳,朕为父皇说句公道话。安禄山起兵固然引起生民涂炭,糟糕至极,这唐玄宗难道就值得给他效命了?换作你在高仙芝的位置上,你不反?】

正在看书的观众们:“……”

这还用思考吗?

当然是反了他丫的,犹豫一秒都是对手中兵权的不尊重!

唐朝以前的众人,尤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各位,政权更迭在他们看来纯属寻常事。

天子这种东西,兵强马壮者自为之。

你可以称帝,我当然也可以。

正所谓越缺什么就越想要什么,在纷纷扰扰的风云变幻中,张巡这样为国殉难的忠臣,格外令人敬佩。

他们自己的国家危难时,也有这样的忠臣。

曹魏,有起兵反抗司马师专政的大魏忠臣毌丘俭,倾东南之兵,奋全力西向,以一州之力对抗司马家的满朝兵马,赴义成仁终无愧。

热门小说推荐
鬼夫难缠

鬼夫难缠

一串玉石手链,意外的将我和他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从此以后,我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挖坟斗小鬼周游在各种牛鬼蛇神之中。不仅如此,我还成了那位爷的保姆丫鬟兼暖床的工具。可素,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怎么可能就屈服在那阎王爷的淫威之下?就在我要卷铺盖卷儿跑路的时候,却被一双白白嫩嫩的小手给抱住了腿麻麻,你要去哪儿?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更是齐刷刷的喊着嫂子。怎么看我都看掉进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大坑。我只能流下了两条宽面条泪...

田间宠妻日常:带着空间混七零

田间宠妻日常:带着空间混七零

现代女孩赵芳儿一朝穿越到七十年代,什么?吃不饱,睡不好,买个东西要钱还要票,连出门都要介绍信?!幸好空间在手,钱票?古董?全跑不了,再迎娶一个高富帅,嗯谁说穿越不好?明明这日子美的不得了...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汉灵帝西园租官,要不要租?租!当然租!因为只要恰好租到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个任期,就等于直接租房租成了房东!租官租成了诸侯!所以,匡扶汉室怎么能只靠埋头苦战...

死亡招待所

死亡招待所

新交了个漂亮的女朋友,她居然自称小骚?正常人谁会给孩子起这种名字?看她前凸后翘一张范爷似的狐狸脸,叫什么其实不重要。何况她特别开放,交往没多久便拉着我去招待所,说要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哇哈哈,女人半夜拉男人进招待所还能有啥惊喜?准备好全套装备,今晚我就要开副本拿下她一血!没想到这荒僻的招待所中,只有惊悚和恐怖。...

太古狂魔

太古狂魔

一名身缠七彩恶龙肩扛古老石棺的白发青年,仰望高高在上的诸天至尊万古道祖,淡淡道诸位,我说我这石棺葬过天,你们信么?...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