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王宁安的主持之下,通往辽阳的铁路已经开通,肥沃的辽东腹地向大宋展开,第一批30万奴隶已经分批送去了。
他们将在辽河平原工作5年,视业绩情况,获得自由身和土地。
这是项被理学强烈抨击的恶法。
不过对于奴隶来说,却是想不到的恩赐!
其实算起来在大宋干活虽然辛苦,但是在倭国,同样不好过,而且倭国等级森严,连往上爬的机会都没有,世世代代,如果不是出身名门武士,就永远没有出头天。干得再好,也只是家臣而已。
到了大宋,通过劳动,能换来土地,换来自由身……这辈子是没有太多的指望,但是他们的后代却能和其他大宋子弟一样,接受教育,参加秀才科,甚至有朝一日,还能成为朝廷重臣。
想到这里,奴隶们是血液沸腾的。
他们什么都不想,只有一个念头,干活,分田,娶媳妇……
有了奴隶充当开路先锋,接下来的移民工作就相对容易了。
朝廷还定下了赏格,能拉到一千人移民,直接授予知县位置,如果是武人,可以授予统制……这道令下去,刺激了无数热衷功名的人,很快就掀起了一轮移民浪潮。
有人要问,既然怎么都要走武装移民之路,为什么不早点走,何至于拖到今日?
其实移民一直在做,而且数量不少,只是外移的速度赶不上人口的增加。
当年就移民,只能向外转移穷苦的佃农,他们没什么技能,两眼一抹黑,扔到外面,等同让他们自生自灭……君不见历史上闯关东,走西口,死了多少人!沿途都是累累白骨!
如今经过了均田,经过了普及教育,再向外面移民,情况就大为不同。
很多人都有目的。
他们圈占土地,抵押购买拖拉机等机械,招募同乡同族,一同开发耕种。收获的高粱、大豆等等,又可以返销回大宋。
要知道王宁安的作为,还让大宋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内需市场,整个移民,变得更加有效率。
辽东的铁路不断向北延伸,每增加一段铁路,就会聚集成批的移民,村庄集镇,像是雨后春笋,迅速冒出来,势头非常喜人。
按照新政学会的预估,未来10年,向辽东迁徙的人口就会超过500万,再加上去西域,还有下南洋的,大宋能转移出去1000万人。
虽然阻止不了人口增长的趋势,但是往外移民,能增加许多商机,提升就业,还能促进产业升级,吸收更多的工人。
总体来讲,情况还是乐观的……
赵曙很欣慰,他在出发之前,决定看看儿子。
皇帝来得很突然,没有惊动任何人。
正是上午的时候,赵顼一个人,正襟危坐,在那里摇头晃脑,不停念着……王宁安并没有盯着,但是有个更好的监督员。
一只接近成年的大熊猫,瞪着一对眼睛,一边往嘴里塞胡萝卜,一边看着小小的赵顼。
其实人家滚滚根本不在乎什么太子,只是喜欢胡萝卜,真正该怪那个放胡萝卜的人!
赵曙不明就里,只是看到儿子乖乖读书,简直心花怒放,开心飞起……还是师父有办法!
他一时激动,直接来到了赵顼的身后。
“皇儿,你念的什么诗,能不能给父皇背一背?”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