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用王宁安的话形容,眼下西北就是在进行一场人心争夺战。
只要能让众多的受灾百姓有了生路,整个西北都会稳如泰山,如果做不到,那么遍地烽火就真的不远了。
从上到下,全都拼了命。
赵祯亲自给国舅曹佾写信,向他借钱。
曹佾不是傻瓜,虽然姐夫没写具体数目,但越是如此,越证明情况紧急,马虎不得。他参与过河北就在,曹佾心里清楚,多少钱都不如粮食来的实在。
他掏空了家中的产业,把车马行的人手都集中起来,存粮装上,缺少的部分就去买。
不管多少钱,他都毫不犹豫。
甚至钱不够了,还要去借!
曹佾很清醒,他的宝贝外甥已经一天天大了,小家伙很好看,也很灵透,只要他能登基,继承皇位,曹家几十年的富贵就有了。
就算看在外甥的面子上,他这个国舅也不能丢人!
有了曹国舅带头,其他人也不敢怠慢,纷纷竭尽全力,向西北输送物资,完全到了不计成本的地步。
民间尚且如此,朝堂上的诸位相公更不敢怠慢。
在赵祯北巡之后,贾昌朝一直主导中枢,由于富弼被罢官之后,韩琦成了闷油瓶,绝不出来添乱。
贾昌朝能放手施为。
在过去的一年之间,贾昌朝陆续裁撤了河北和京畿的30万厢军。
过去文彦博喊出裁军8万,几年的功夫都做不成,他贾相公一下子裁军30万,足够名垂青史了。
当然了,贾昌朝的成功跟恢复幽州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防线北移,原本河北的屯兵重镇都失去了价值。
除了少数精锐之士,被选拔到幽州,驻防长城一线,大多数的士兵都要被彻底裁掉。
放在以往,绝对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好在王宁安在京城干过一次裁军,给了贾昌朝莫大的启发。
这些厢军没有直接废掉,而是转行从事运输物流。
不说别的,幽州光复了,那么多的牛羊,木材,羊毛,要运到内地,内地的粮食,布匹,瓷器,军需物资,也要运到幽州。还有平县,有着大宋最先进的炼铁高炉,还负责生产水泥,这些建材都要送到长城,还有要送到西京。
整个物流业,就吸收了20万人。
另外王宁安干的另一件事,也终于收获了成果。
从野狼谷的六匹种马起家,河北畜养战马数量,终于突破了15万。其中有12万是北地马,遍布河北的所有马场,另外还有3万匹,是从三哥那里弄来的马瓦里马。
在15万匹战马之外,是近40万匹驮马。
不得不说,王宁安彻底改变了大宋缺马的窘境,虽然说比起汉唐动辄百万匹的惊人数字,大宋还差得太多,但是这些马匹已经极大改变了大宋的局面。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庞大国家,运输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
水泥的出现,马匹增加,随之而来,整个河北都在忙着修路,提升运力。
……
岭南和交趾的粮食,茫茫海洋中的鲸油,通过马车,快速运往汴京,又从汴京向西,运到洛阳,运到整个西北……
没有掣肘,大宋的行政效率还是非常惊人的。
文彦博也不甘于人后,他反复游说西北的士绅,向他们描绘银行的前景,鼓励他们帮忙朝廷,解决难题。而且文彦博还上书,凡是能提供5万石粮食的,陛下赐御笔嘉奖,还准许一子进入皇家书院学习,10万石以上,给予三个名额!
这一招使出来,西北的士绅官吏嘴里头大骂,可行动上却乖乖的听话,拼了老命,从各种运粮。
没有办法,从六艺学堂,到皇家书院,这些年的名声也太响亮了。
尽管西北的士绅刚刚吃了亏,被大苏给坑苦了,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小小年纪,还没有真正入仕,六艺的学生就头角峥嵘,非比寻常,日后肯定能成大器。
谁不望子成龙,把他们的孩子送进六艺,就等于是赢在了起跑线。
粮食是不少,可朝廷又不是白要,再退一步,就算白要,也要花这个钱!
君不见后世多少家长痛骂房价太高,但是只要有点条件,还是乖乖去买学区房,宁可卖了别墅,也在所不惜!
六艺学堂的招牌可比后世最好的名校,还要名一百倍!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