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章 聪明人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第1页)

成大事者的关键一条处世原则就是“在小处忍让,在大处求胜”。这就要求处世时,不是一受到别人的冷眼就眼红着急,而是根本不把它当回事,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头低下来,等待下一次时机的到来。

第一节:进退结合乃处世之真谛

进退之学,历来为人重视,其隐含着做人办事之道。我们知道,人生中总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大凡人在初创崛起之时,不可无勇,不可以求平、求稳,而在成功得势的时候才可以求淡、求平、求退。这也是人生进退的一种成功哲学。

1、后撤是一门做人的哲学。

为什么要后撤?因为再往前面冲,就可能遭遇大麻烦,甚至大危险。换句话,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一步。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有许多人就是做不到后撤一步,总是想向前逼进,结果是适得其反。在做人之智中,后撤哲学令人深思、反复玩味。

2、在进退之间明白人生道理。

早在安庆战役后,曾国藩部将即有劝进之说,而胡林翼、左宗棠都属于劝进派。劝进最力的是王闽运、郭嵩焘、李元度。当安庆攻克后,湘军将领欲以盛筵相贺,但曾国藩不许,只准各贺一联,于是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为:“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曾国藩见后立即将其撕毁,并斥责了李元度。在《曾国藩日记》中也有多处戒勉李元度慎审的记载,虽不明记,但大体也是这件事。曾国藩死后,李元度曾哭之,并赋诗一首,其中有“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句,潜台词仍是这件事。

在进退关系上,曾国藩把握得极好,他不愿只做一个只知进而不知退的人,因为他相信这样一句话:“退身可安身,进身可危身。”

第二节:不善进退者,乃是败者

不善进退者,自然是败者。我们知道过于急进者,常会自以为聪明至极,从而在某一天突然遭到大败。因此,进是基于摸准对方心理的行为——只有摸准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理。有头脑的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即摸透对手的弱点,以退为进,把“退功”发挥得淋漓尽致。

身处各种角逐场中的人,常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危机。我们从历史上看到,李斯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却死于秦二世手里,贾谊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却遭到一批老臣的排挤。有赤诚之心者,如比干、如屈原尽忠而死者比比皆是,因而留下了美名。文天祥的两句诗对此作了概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狡猾手段的如赵高,如后来的秦桧之流,虽然曾经一时得势,终究不能长久,也常常有大祸临头的时候。

进退之道是一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稳妥的办法。也许,对于那些有头脑的人来说,暂时的退是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进。

第三节:身处劣势,以退为进

退步有时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就像体育运动中的跳远一样,为了跳出好成绩,退几步是必须的。许多人对后退常常不理解,认为是一种倒退。事实上,在前进中,双方对峙势均力敌的时候,干耗不是出路。当有一方出现异常而后退时,他的目的很明显:打破僵局,争取最大的冲击力。同样,生活和学习也是一样,在走进犄角而不能摆脱时,我们把问题放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弃和精神松弛后,原本复杂的难题此时也许会变得非常简单,这就是以退为进,调换思维的结果。

身处弱势者,一定要巧妙避开对方的锋芒,从对方弱处找机会,寻找以退为攻的机会。

屈伸相对,屈可为退,伸可为进,合为躲闪之功。在较量的各种场合,都不能不注意屈伸,否则就会掉进悬崖。有人说,屈伸有度,进退自如行天下,这是明白人熬过难关的智举。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生涯中,朱元璋非常注意斗争策略,从不凭匹夫之勇蛮冲蛮打,鲁莽行事。有时候,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朱元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冒险攻击敌人,甚至做出某些让步,从长计议,以免吃眼前之亏。他很清楚,在军事斗争中,只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快,解一时之恨,危害是非常大的,有时还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前功尽弃。只有具备了长远眼光和全局观念,有屈有伸,善于斗争,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夺取最后的胜利。

上例讲战事中的攻守屈伸,做人办事也应当如此,因为人生的硝烟不亚于战场。应该善于把握时机,屈伸有度,熬过难关。

第四节:不驹小事,注重大事

大小相对,大可指全局,小可指局部。要做大事,须纵观全局,不可纠缠在小事之中摆脱不出,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郁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国有个人家中老鼠成患,就到中山国去讨了一只猫回来。中山国人给他的这只猫很会捕老鼠,但也爱咬鸡。过了一段时间,赵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尽了,不再有鼠害,但家中的鸡也被那只猫全咬死了。赵国人的儿子于是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言外之意是说它有功但也有过。赵国人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咱家的粮食,咬坏了我们的衣服,穿通了我们房子的墙壁,毁坏了我们的家具、器皿,我们就得挨饿受冻,不除老鼠怎么行呢?没有鸡最多不吃鸡肉,赶走了猫,老鼠又为患,为什么要赶猫走呢?”

这个故事包含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存在问题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其主流。赵人深知猫的作用远远超过猫所造成的损失,所以他不赶猫走。日常生活之中确实有像赵国人家的猫那样的人,他们的贡献是主要的,比起他们身上的毛病和他们所做的错事来,要大得多。如果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不放,怎么去团结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呢?

同样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就会抓不住要害问题去做工作,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那过失上边呢?

古人把对小节不究看做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所以《列子·杨朱》篇中讲,要办大事的不计较小事;成就大功业的人,不追究琐事。

第五节:识时务,谋深计

凡是成大事者,均有识时务、谋深计的功夫,这是他们成功的两大砝码。有些人做事不考虑为谁服务,从而不能辨认自己和对方,结果枉费精力,还无人生大局面;另外,谋深计才能有长远眼光,才能让自己有更大发展,此为“近视眼”不能比的。

1、多谋几条出路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跳槽攀高枝乃是人之常情,犯不着为此而大惊小怪。为自己的前途,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为自己多谋几条出路。

2、自古以来,不考虑长远利益的,就不能够谋划好当前的问题;不考虑全局利益的,就不能策划好局部的问题。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有一句成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在树上放声歌唱,不知道螳螂正躲在它的身后。螳螂弯着身子躲在一边,正想捕蝉,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它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正想去捉螳螂,却不知道树下行人举着弹弓要打它。从某种意义上讲“窥测者”大有人在。在竞争胜利者的身前身后,一定有人在睁大双眼,伺机取而代之。如果胜利者放松戒备,骄傲自满,稍有失足,便可能为人提供可乘之机,转胜为败,化强为弱。

因此,聪明的人总是十分注意保持高度警惕,“既胜若否”,以防万一。

从长之计,体现了一个人对问题把握的深度和全局性认识。有些人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打算,这是鼠目寸光的表现,有些人则能放开眼光,登高望远,不把一得一失视为要事,而是对人生做长线考虑,故为聪明之举。

第六节:低头无妨做大事

忍让求成有一种表现形式,即吃亏。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是指聪明人能见机行事,避开暂时的不利势头,以免吃亏受辱。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玄妙的处世哲学。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且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以忍求成者。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有时需要你对人俯首听命,这样的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硬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斗狠,只能算作是无谓的牺牲。这样的时候,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

热门小说推荐
联盟之最强选手

联盟之最强选手

李子秀,那个被称之为最强的男人。有的人觉得他很秀,有人认为他是操作帝,还有人说他是脚本怪。玩家们在跟风他的操作,战队在研究他的战术。他礼貌斯文,是背锅抗压...

谁来治治他

谁来治治他

自从他出道以来,衍生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小子太猛了,谁来治治他?交流群见书友圈置顶帖。...

王爷爆宠:绝世妖妃

王爷爆宠:绝世妖妃

大家都是成年人,四王爷不必放在心上!女警官穿越而来,丢了清白之身,还得安抚对方情绪,够霸气!说她又丑又花痴?她破茧成蝶,倾城绝世,不再是任人贱踏的花痴女,锋芒四露,英气逼人,欺她一倍,十倍还之。珠胎暗结,皇上指婚,重口味的王爷当真要娶她?婚后约法三章,说好的互不侵犯隐私。那位四王爷究竟是几个意思?分居不可以,分床也不行,不能和男人约会,看一眼也不行,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监控...

极品小老板

极品小老板

新书美人公寓,求各种支持,谢谢!!完本作品,尽情阅读!宅男李一凡带着神秘的人工智能,重生十年前,有事没事逗逗校花买买彩票,凭借着超前...

腹黑双胞胎:抢个总裁做爹地

腹黑双胞胎:抢个总裁做爹地

渣男友为升职,将她送进上司房!她仓皇逃离,谁知半路竟被腹黑男吃干抹净!八年后,上班第一天她就感叹,总裁跟自家儿子好像哦。某男道小野猫,终于找到你了。...

附加遗产

附加遗产

雅雅走了,自杀。这个虽然跟他毫无血缘关系,但他毕竟叫了十多年姐姐的人,居然就这么消失了,并且给他留下了一笔数额不菲的遗产,以及一个孩子。那年他才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