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左儒说:“我听说古代的志士,不枉屈道义而宁可去死;不改变说出的话而求生。所以我敢于指出您的过失,以死证明杜伯无罪。”
齐宣王最后还是处死了杜伯。左儒义不独生,也自尽而死。
在小人眼里,朋友是用来出卖的。他们交朋结友,目的是将来占得某种便宜。但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他们给予朋友的是真义气。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处充满了诱惑,很容易让我们放弃操守;到处充满了欺诈,很容易让我们失去善良;到处充满了艰难困苦,很容易让我们失去耐心。如果能在滚滚红尘之中“堂堂地做个人”,哪怕不识一字,哪怕一无所有,也可以“笑傲江湖”了。
孟子生平
孟子(约前373—前289),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平生志向不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年轻时周游列国,晚年隐居讲学,著《孟子》一书。
要做就做大丈夫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从端起书本的第一天起,就是为了做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为了帮助老板办大事,造福社会大众,而不是为了摆个小摊卖点小菜赚点小钱。孔子曾无限遗憾地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意思是:谁要是用我啊,我能帮助他实现东周的圣治。孟子则自信满满地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孔子、孟子都有“平治天下”的志向,也有“平治天下的才能”,却没有与之相应的业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生遗憾。这种遗憾不时地在历代儒家身上发生。因为儒家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有志向无野心,只想当助手不想当老板。所以他们的志向需要通过某个英明的老板来实现。如果老板不英明,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改造老板。这项工作经常吃力不讨好,所以,他们经常被弄得灰溜溜地卷铺盖回家。
如果志向无法实现,儒家如何选择?他们仍然像大丈夫一样,“不得志,独行其道”,安详地生活着,用自己的学问和道德教化、感染身边的人,而不会像小丈夫一样,愤愤不平,怨声载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儒家最富魅力的思想精华。历代儒家精英无不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理念,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高尚的殉道精神和令人景仰的大丈夫气魄。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就是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道德实践者。他年轻时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出山东范县县令。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10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郑板桥就做了一件奇怪的事: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的洞。别人好奇地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县官的恶习和俗气。他在任上,果然跟前任官员不一样,两袖清风,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利。
5年之后,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有一次夜里出去,他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使他能去参加科举考试,后来韩梦周中了进士。
郑板桥经常寻访孤儿,然后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他们送饭;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
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以供饥民糊口,并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方图章以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重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没有上面批准,擅自开仓要受到惩处。郑板桥说:“等公文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个责任由我承担!”郑板桥的果敢救活了很多人。秋后,又遇上了灾年,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郑板桥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百姓们都很感谢这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
乾隆十七年,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3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12年,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十分相似。
郑板桥虽然未能完全实现“兼济天下”的夙愿,却能“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儒家品格,不愧为大丈夫。
梁启超生平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过人,十六岁中举人,十七岁拜康有为的为师,共同推行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后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和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晚年在清华学校任教。
释放心奴,获真自由
梁启超说:人之奴隶我,不足畏也,而莫痛于自奴隶于人;自奴隶于人,犹不足畏也,而莫惨于我奴隶于我。
梁启超在《论自由》一文中说,人有“真自由”,有“伪自由”。什么是真自由?心灵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身体能够自主,心灵却不得自由,只是“伪自由”。梁启超认为,“辱莫大于心奴”,别人奴役我,不值得害怕,更可痛心的是主动受人奴役。但是,主动受人奴役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奴役我。别人奴役我,如果我不乐意,可以奋起反抗,这就有挣脱枷锁的可能;我主动受人奴役,别人或者出于慈悲心,或者出于正义感,还可能解救我。如果是我奴役我自己,那么,我不会想到反抗,别人也无从拯救,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释放心灵的奴隶。其要点有四:
其一,“勿为古人之奴隶”。这一点不用梁启超提醒,现代中国人都不会把古人太当回事。自从“砸烂孔家店”后,古代圣贤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有助于自身成长。梁启超说:“其于古人也,吾时而师之,时而友之,时而敌之。”这也许是对待古人的比较恰当的尺度。
其二,“勿为世俗之奴隶”。中国人好随大流的毛病,不知始于何时,至今未衰。别人一身名牌,我也不能天天“休闲”;别人染了头发,我也要赶紧改掉黄种人的老形象;别人出入豪华场所,我勒紧裤带也要跟着上;别人买了私车,我砸锅卖铁借高利贷也得补上这个缺憾;别人利欲熏心捞黑钱,我不干几件坏事就冤得慌;别人红杏出墙包二奶,我不搞出一点风流韵事,这辈子就算白活了……正如梁启超所说:俯仰随人,不自由耳!梁启超还说,这种现象,就像耍猴戏,“跳焉则群猴跳,掷焉则群猴掷,舞焉则群猴舞,笑焉则群猴笑,哄焉则群猴阋,怒焉则群猴骂”。
一个人要想获得心灵的自由,必须有自己的主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追求自己认为好的东西。
其三,“勿为境遇之奴隶”。人生有顺境逆境,这是正常现象,当以理智承受之。在顺境时得意洋洋,不知防微杜渐;在逆境时灰气丧气,不敢锐意进取,这就难免为境遇所左右而不得自由。梁启超说:“战境遇而胜之者则立,不战而为境遇所压者则亡。”只有超乎境遇之外,心灵才能自由。
孔子是大圣人,一生遇到的逆境却多于常人。他都能淡然处之。有一年,他率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陷入困境,一连七天只能靠吃野菜度日。孔子没有任何怨言,仍然一如既往地在屋子里弹琴唱歌。
子路、子贡和颜回一起在野外采集野菜。子路对子贡说:“我跟随先生这么久,他先是在鲁国被逐,后来被迫在卫国隐居,再后来在宋国的大树下习礼时被人砍倒了树。现在又在陈蔡之间陷入了困境。先生遭遇了这么多的羞辱,虽然凌辱先生的人从来没有受到过惩罚,但先生的歌声却没有中止过。难道君子对所有的事都不感到羞耻吗?”
他们回来后,颜回将子路的话如实地告诉了孔子。
孔子很不高兴地推开琴,让颜回将子路和子贡叫进来,严厉地说:“你们知道吗?君子在道义上通达,叫做通达;在道义上困窘,才是困窘。现在我固守仁义的原则,遭受了乱世的祸患,这是我应该得到的处境,怎么能叫做困窘呢?我反省自己,在道义上不感到内疚,在灾难面前不丧失自己的品格。严寒到来,松柏在霜雪降落以后,还不凋落,我们因此知道松柏的生命力旺盛。从前,齐桓公因为流亡莒国而萌生复国称霸之心,晋文公因为逃亡曹国而萌生复国称霸之心,越王勾践因为受会稽之耻而萌生复国称霸之心。现在我们在陈蔡之间陷入困境,对我来说大概是幸运吧!”
获得心灵的自由,需要借助信念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目前的处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无论好坏,都不是长久停留的地方。尤其遇到逆境时,更不可在其中流连忘返。不妨以乐观的心情设想明天,然后大踏步向前迈进。
其四,“勿为情欲之奴隶”。从古到今,多少英雄豪杰为情欲所坏。无论男女,遇到情欲困挠,智商马上降低一百,能力马上减退二十年,能做好的事做不好,能办成的事办不成,甚至彻底改变了人生方向。西方哲人有谓:一个人的成功程度,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将情欲转移到了更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上。而一个人的自由程度,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克服了情欲的困挠。
陆九渊哲学
陆九渊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他认为治学应“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这种大气魄,是难能可贵的。他的诗文录于《象山先生全集》。
“六经皆我注脚”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
她本是叶家千金,因受继母算计,被迫流落在外。而他是景城的主宰者,权势滔天,杀伐果断。偏生,两人自小订了婚约,可他家人瞧不上她,逼迫她退婚。叶星辰潇洒挥手,没问题,这婚约,我本来也没想要。谁料,他霸气出场,壁咚她,女人,这婚约由不得你不要,既然是我未婚妻,没我同意,你敢取消?叶星辰表示,没什么不敢。谁知道,三言两语就被他拐去民政局领了证,盖了章。从此,她身上多了一个‘人妻’的标签。...
我是爷爷捡来的孩子,他老人家一辈子给人看风水却始终不肯教我这套本事,直到他去世后我才拿着他留下的书自学了这套东西,学会之后我才发现了爷爷不肯教我的真正原因...
因帝经死,因帝经生重生的炼丹天才背负血海深仇,修炼大帝古经,追寻复仇之路,逆境中前行,绝地中求生,终成一代战帝,傲视万古,主宰宇宙八荒!埋复仇之心,修逆天之力...
继承了胡半仙爷爷的工作之后,我走上了风水师的道路,全村人的红白喜事都由我操持。风水说白了就是为活人找阳宅,为死人找阴宅,在做风水师这些年,我都会记录下我遇到的每一件奇事怪事。故事的开头从那头水猴子说起新书窃玉。希望喜欢我的朋友支持一下。地址httpwwwheiyancombook56276...
世如棋,人如子。庙堂尔虞我诈,江湖爱恨情仇,市井喜怒哀乐,无非是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串联交织,迸发出的点点火光。昭鸿年间,坊间盛传有藩王窥伺金殿上那张龙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学,实为质子。许不令身为肃王世子,天子脚下,本该谨言慎行‘藏拙自污’。结果群众许世子德才兼备,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许不...